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及排水止回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654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及排水止回方法,属于建筑给水排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重力排水系统应用在地下室排水,无法防止发生倒灌的问题。排水止回系统包括止回阀和止回阀外管;止回阀设于止回阀外管内,将止回阀外管分隔成上游空腔和下游空腔,止回阀能够在上游水流的冲击或外力控制下打开,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连通,且止回阀能够在自身重力或外力控制下闭合,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密闭分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地下室排水,能够有效防止发生排水倒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及排水止回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给水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及排水止回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建筑物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时,应设置污水集水池、污水泵或成品污水提升装置。对于设置污水集水池、污水泵的排水系统,集水池应具有一定体积,满足排水泵至少5min的出水量,还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器、格栅等安装、检查要求,并需在池底设置冲洗管以及配置超警戒水位报警装置。从以上设计要求中可以知道,采用集水池、污水泵的方式作为地下室排水必然占用巨大的空间,污水在池内处于静止状态,且停留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污物沉积,堵塞管路。在排水可靠性方面,现有重力排水系统如应用在地下室排水,其可靠性差,原因是即使地下室与室外检查井井底的高差可以满足排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检查井,但如遇暴雨、室外管网下游堵塞等情况,室外检查井内雨污水的水位较高,存在顺地下室排水管线倒灌至室内的风险。因此,在现行的技术体系中,直接采用重力排水系统排除地下室污废水的方法并不被使用。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阀(101)和止回阀外管(5);/n止回阀(101)设于止回阀外管(5)内,将止回阀外管(5)分隔成上游空腔和下游空腔,止回阀(101)能够在上游水流的冲击或外力控制下打开,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连通,且止回阀(101)能够在自身重力或外力控制下闭合,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密闭分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阀(101)和止回阀外管(5);
止回阀(101)设于止回阀外管(5)内,将止回阀外管(5)分隔成上游空腔和下游空腔,止回阀(101)能够在上游水流的冲击或外力控制下打开,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连通,且止回阀(101)能够在自身重力或外力控制下闭合,使上游空腔与下游空腔密闭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止回阀外管(5)上安装有可拆卸外管盖(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止回阀(101)包括阀体(1)和阀片(2),阀片(2)与阀体(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阀体(1)与阀片(2)通过转轴连接,或者,阀体(1)与阀片(2)通过圆环锁扣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止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管盖(6)上设置有阀体安装口(6-6),阀体(1)通过转动组件安装于阀体安装口(6-6),阀片(2)与阀体(1)组装后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锂张超李茂林李建业郝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