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52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缓冲减振单元、连接件、第二缓冲减振单元、端盖组件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包括底部有柱形容纳腔的第一主体部分和设置在第一主体部分的顶部第一机械接口;第二安装座包括凸台部、第二主体部分和第二机械接口;凸台部置于柱形容纳腔内,端盖组件对柱形容纳腔封口并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凸台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体凸台、圆盘凸台和第二圆柱体凸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设置在圆盘凸台与柱形容纳腔底面之间,第二缓冲减振单元设置在圆盘凸台与端盖组件之间。由此实现对磁悬浮设备的缓冲保护及避免其在高速悬浮过程中出现过大姿态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
技术介绍
高速磁悬浮设备是一种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设备脱离轨道以悬浮态高速运动,以获得零机械摩擦及振动运动环境的设备。高速磁悬浮设备可应用于交通、物流、航天、军事等诸多领域。缓冲减振装置是高速磁悬浮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连接滑靴与磁悬浮设备的其它部分。非悬浮态时,滑靴扣合在滑轨轨头上,缓冲减振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悬浮态时,滑靴脱离轨头表面,释放设备全部自由度,缓冲减振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悬浮态终止瞬间,即悬浮设备着陆瞬间,滑靴承受振动冲击载荷,缓冲减振装置发挥效能,避免悬浮设备上振动冲击敏感部件承受较大振动冲击。因此,悬浮设备必须进行一定的缓冲减振处理。高速磁悬浮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动态承载且承载复杂,如推进力、制动力、导向力、气动力等。由于滑轨不平顺性,滑靴与滑轨间产生振动冲击,都会通过缓冲减振装置进行传递。因此,缓冲减振装置的设计,一方面要具备足够的刚强度,实现非悬浮态下的支承功能;另一方面,要具备空间内任意方向的缓冲减振功能,降低不确定载荷传递至磁悬浮设备上的振动冲击水平。传统的非悬浮态轨上推进装置,由于无着陆过程,承受振动冲击水平较小。此外,磁悬浮设备随着运动速度的提高,承受振动冲击水平急剧增大。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缓冲减振设计以实现对高速磁悬浮设备着陆的缓冲减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缓冲减振单元、连接件、第二缓冲减振单元、端盖组件和第二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一机械接口,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底部具有柱形容纳腔,所述第一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顶部用于与高速磁悬浮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凸台部、第二主体部分和第二机械接口,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底部用于与滑靴连接;所述凸台部置于所述柱形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组件对所述柱形容纳腔封口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凸台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体凸台、圆盘凸台和第二圆柱体凸台,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柱形容纳腔底面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端盖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的厚度,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的厚度,所述圆盘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为一体环形结构或分体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的外径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相同而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的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为分体环形结构,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的外径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相同而内径与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的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端盖组件为分体环形结构,所述端盖组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和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的材料为橡胶、聚氨酯或金属橡胶。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包括圆盘座和设置在所述圆盘座上的第一矩形定位凸台,所述第一矩形定位凸台与所述高速磁悬浮设备的对应凹槽相配合以实现航向和横向定位,所述圆盘座与所述高速磁悬浮设备接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以实现垂向定位,所述第一矩形定位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平面与所述凸台部的中轴线不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包括第二矩形定位凸台、沿所述第二矩形定位凸台上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所述第二矩形定位凸台下表面以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反的方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矩形定位凸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滑靴连接以实现垂向定位,所述第二矩形定位凸台具有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面与所述滑靴连接以实现横向定位,所述第二矩形定位凸台没有延伸部的两个侧面与所述滑靴连接以实现航向定位,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平面与所述凸台部的中轴线不垂直。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悬浮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上述的着陆缓冲减振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高速磁悬浮设备处于悬浮状态时,由于第一圆柱体凸台、圆盘凸台和第二圆柱体凸台均不与第一安装座接触,所以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没有刚性接触,可以仅通过第一缓冲减振单元和第二缓冲减振单元形成弹性连接;当高速磁悬浮设备着陆时,可以通过第一缓冲减振单元和第二缓冲减振单元承受振动冲击载荷实现缓冲保护,且在第一缓冲减振单元和第二缓冲减振单元变形量过大时使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产生刚性连接,从而避免高速磁悬浮设备在高速悬浮过程中出现过大姿态变化。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的前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沿图1中B-B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沿图1中C-C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连接件(3)、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端盖组件(5)和第二安装座(6),其中,/n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一机械接口,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底部具有柱形容纳腔,所述第一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顶部用于与高速磁悬浮设备连接;/n所述第二安装座(6)包括凸台部、第二主体部分和第二机械接口,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底部用于与滑靴连接;/n所述凸台部置于所述柱形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组件(5)对所述柱形容纳腔封口并通过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固定连接,所述凸台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体凸台、圆盘凸台和第二圆柱体凸台,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柱形容纳腔底面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端盖组件(5)之间,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的厚度,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的厚度,所述圆盘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陆缓冲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连接件(3)、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端盖组件(5)和第二安装座(6),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一机械接口,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底部具有柱形容纳腔,所述第一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顶部用于与高速磁悬浮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座(6)包括凸台部、第二主体部分和第二机械接口,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械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底部用于与滑靴连接;
所述凸台部置于所述柱形容纳腔内,所述端盖组件(5)对所述柱形容纳腔封口并通过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固定连接,所述凸台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体凸台、圆盘凸台和第二圆柱体凸台,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柱形容纳腔底面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设置在所述圆盘凸台与所述端盖组件(5)之间,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的厚度,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的厚度,所述圆盘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为一体环形结构或分体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减振单元(2)的外径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相同而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凸台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为分体环形结构,所述第二缓冲减振单元(4)的外径与所述柱形容纳腔的直径相同而内径与所述第二圆柱体凸台的直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轶张艳清谭浩翟茂春吕民东邹玲刘坤余笔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