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48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属于充气泵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工作机构和传动机构,工作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活塞设置在气缸中,气缸侧部设置有安装位,电机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锥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第二齿轮与安装位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凸轮,凸轮通过轴承和转动槽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外壳上设置有滑动辅助件,与连接杆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充气泵的便携性,降低了充气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气泵
,涉及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车辆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中,充气泵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便携充气泵是日常使用中的一种小型充气泵,其体积相对较小,便于外出携带随时使用,现有的便携式充气泵通常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工作机构等,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工作机构工作,其中电机和工作机构通常呈L形设置,造成便携充气泵整体宽度增加,不便于携带;其次,传动机构通常采用凸轮传动,凸轮传动会造成较大晃动,容易造成较大噪音。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便携充气泵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携带、噪音较小的线式充气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噪音较小的线式充气泵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包括:电机;工作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活塞设置在气缸中,气缸侧部设置有安装位,电机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锥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第二齿轮与安装位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凸轮,凸轮通过轴承和转动槽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外壳上设置有滑动辅助件,与连接杆滑动接触。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外壳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辅助件设置在滑动槽中作直线往复运动。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滑动辅助件内设置有多颗滚珠,滚珠与连接杆滑动接触。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活塞设置有进气孔和密封片,密封片设置在进气孔下部,与活塞开合连接。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气缸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之间,与第一出气孔密封接触,且下部设置有弹簧。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出气缸底部设置有堵头,所述弹簧和密封件设置在堵头上。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密封件上部呈圆柱状或球头装,所述第一出气孔下部设置有弧形凸起段。在上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中,所述活塞和连接杆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或可拆卸分体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锥齿轮传动设计,避免了传动机构和电机的L形设置,更便于日常携带;并且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转动槽,降低了凸轮转动所带来的晃动,减轻了充气泵工作时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电机;200、工作机构;210、气缸;211、安装位;212、第一出气孔;213、第二出气孔;214、密封件;215、弹簧;216、堵头;220、活塞;221、进气孔;222、密封片;230、连接杆;231、转动槽;300、传动机构;310、外壳;311、滑动槽;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31、凸轮;340、滑动辅助件;341、滚珠;400、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包括:电机100;工作机构200,包括气缸210和活塞220,活塞220设置在气缸210中,气缸210侧部设置有安装位211,电机100与安装位211可拆卸连接,活塞220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30,连接杆230一端与活塞22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231;传动机构300,包括外壳310和设置在外壳310中的第一齿轮320、第二齿轮330,外壳310与安装位211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设置为锥齿轮传动,第一齿轮320与电机100连接,第二齿轮330与安装位211通过轴承400转动连接,且第二齿轮330上设置有凸轮331,凸轮331通过轴承400和转动槽231与连接杆230转动连接,外壳310上设置有滑动辅助件340,与连接杆230滑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为锥齿轮传动,实现了充气泵的线式结构,缩减了充气泵的宽度,更便于使用时抓握,也便于日常携带;其次,如图3所示,通过在连接杆230上设置转动槽231,与轴承400配合,使凸轮331驱动连接杆230上下移动时产生的晃动被轴承400和转动槽231降低(轴承400在转动槽231的移动使晃动不被传递到连接杆230上),使得充气泵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噪音得到了降低;再者,还在外壳310上设置了滑动辅助件340,与连接杆230滑动接触,提升了连接杆230上下移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外壳310设置有滑动槽311,所述滑动辅助件340设置在滑动槽311中作直线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槽311两边设置有凸起段,防止滑动辅助件340左右位移,滑动槽311中间设置有键槽,限制滑动辅助件340的上下位移范围。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辅助件340内设置有多颗滚珠341,钢珠与连接杆230滑动接触,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案,也可采用滚珠341、滚轮等滑动件。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活塞220设置有进气孔221和密封片222,密封片222设置在进气孔221下部,与活塞220开合连接,当活塞220上移时,密封片222开启进气孔221进气,活塞220下移时密封片222关闭防止气体从进气孔221泄漏。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气缸210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212、第二出气孔213和密封件214,密封件214设置在第一出气孔212和第二出气孔213之间,与第一出气孔212密封接触,且下部设置有弹簧215,当气体通过活塞220被压如第一出气孔212,密封件214下的弹簧215受压后收缩,密封件214不再与第一出气孔212密封接触,待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孔213排出后,弹簧215复位,密封件214继续与第一出气孔212密封接触。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出气缸210底部设置有堵头216,所述弹簧215和密封件214设置在堵头216上,堵头216与气缸210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装维护。优选地,所述密封件214上部呈圆柱状或球头装,所述第一出气孔212下部设置有弧形凸起段,与密封件214形成线接触密封,传统的面接触密封需要保证两个面的平行接触,加工难度大,线接触密封通过线与面的接触保证密封,加工难度更低。优选地,所述活塞220和连接杆230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或可拆卸分体设置,一体式结构设计耐冲击性更强,可拆卸分体设置则更便于更换活塞2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n工作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活塞设置在气缸中,气缸侧部设置有安装位,电机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n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锥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第二齿轮与安装位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凸轮,凸轮通过轴承和转动槽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外壳上设置有滑动辅助件,与连接杆滑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工作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活塞设置在气缸中,气缸侧部设置有安装位,电机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
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壳与安装位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锥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第二齿轮与安装位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凸轮,凸轮通过轴承和转动槽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外壳上设置有滑动辅助件,与连接杆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辅助件设置在滑动槽中作直线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式充气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辅助件内设置有多颗滚珠,滚珠与连接杆滑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