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48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一端边缘的外模;多组钛电极块组焊在一接料杆上形成的电极块拼接块,被支撑在外模内并由外模进行支撑;所述电极块拼接块被多个环形抱箍固定并卡紧到外模内;固定到地面上的缸体固定座;安装到缸体固定座上的运动缸;第一驱动器,被设置成与所述运动缸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运动缸的收回与伸出运动,使得所述电极块拼接块和外模在所述运动缸的推动下得以从倒下到直立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伺服电机来拉出接料杆,再由运动缸来推动钛合金铸锭直立,省去人工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而且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
本技术涉及钛合金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钛及钛合金铸锭的基本方法仍为真空自耗电弧(VAR)熔炼。熔炼时,在真空下,利用电极和坩埚两极间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做热源,将电极熔化。电极由被熔炼金属材料制成,在熔炼中自耗电极不断地熔化,同时,钛合金铸锭在结晶器中连续凝固增高。成品的铸锭的高度通常有几米甚至十几米高,重量达到数吨,传统在脱模时需要从车间顶部进行吊装,比较危险,一旦发生断裂或者吊装事故,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一端边缘的外模,二者之间垂直安装;在二者的结合位置设置有滚轮或者辊,使得底座与外模整体可围绕滚轮或者辊进行从倒下到直立状态的运动;多组钛电极块组焊在一接料杆上形成的电极块拼接块,被支撑在外模内并由外模进行支撑;所述电极块拼接块被多个环形抱箍固定并卡紧到外模内;固定到地面上的缸体固定座;安装到缸体固定座上的运动缸,具有缸体和可在缸体内运动并延伸出缸体的运动杆,缸体与缸体固定座转动连接,运动杆被设置成转动连接到所述外模上;第一驱动器,被设置成与所述运动缸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运动杆的收回与伸出运动,使得所述电极块拼接块和外模在所述运动杆的推动下得以从倒下到直立的运动。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缸体固定座位于同一侧设置的伺服电机;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接料杆上,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运动经由拉绳拉出接料杆。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两组同步运动的运动缸,分别连接到所述外模上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缸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器为气缸驱动器。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为钢丝绳。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杆的顶部设置有接盘,底部固定有螺栓。由以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一方面通过气缸来推动钛合金铸锭直立,省去人工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另一方面通过伺服电机来拉出接料杆,同样不需要再顶部进行吊拉,节省人力,而且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铸锭处于直立运动的起始阶段。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其中铸锭处于直立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通过气动机构等推力装置将铸锭推到直立状态,并直立吊装至坩埚(铜制结晶器)内,而且在推立之前可以通过伺服系统带动拉绳将芯棒拉出,效率高,安全性好,相较于传统常规使用钢丝绳吊装难免有油滴入污染电极(影响局部质量),且直接吊装直立过程有安全隐患,本技术的气动直立脱模装置有效提高安全可靠性,不损伤电极。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包括底座1、外模2、缸体固定座3、运动缸4、伺服电机5以及拉绳6。底座1设置在外模2的底部,并保持二者的垂直安装。在二者的结合位置设置有滚轮或者辊8,使得底座1与外模2整体可围绕滚轮或者辊进行从倒下到直立状态的运动。外模2固定在底座一端边缘。由多组钛电极块组焊在一接料杆20上形成的电极块拼接块10被支撑在外模内并由外模进行支撑,利于进行直立吊状,防止倒料。结合图1、2,电极块拼接块10被多个环形抱箍12固定并卡紧到外模内。电极块拼接块10直立后被吊到坩埚内进行钛合金铸锭熔炼。应当理解,接料杆20的顶部设置有接盘21,底部通常固定有螺栓。缸体固定座3,固定在地面上。如图1、2,运动缸4安装到缸体固定座3上,具有缸体41和可在缸体内运动并延伸出缸体的运动杆42。缸体41与缸体固定座3转动连接,运动杆42被设置成转动连接到外模2上,用于推动外模带动电极块拼接块10进行直立。运动缸4,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均被配置了一第一驱动器,与运动缸连接,用以控制运动缸的运转,即运动杆42的收回与伸出运动,使得电极块拼接块10和外模2在运动杆的推动下得以从倒下到直立运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运动杠4为气缸。第一驱动器为气缸控制器。如图所示,整个脱模直立装置还包括:与缸体固定座3位于同一侧设置的伺服电机5以及拉绳6。拉绳6作为接料杆拉出机构,其一端与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极块拼接块10的顶部并与接料杆20连接,在推立之前可通过伺服电机5的运动经由拉绳拉出接料杆20。优选地,由于铸锭一般都达到数吨,通常重量非常大,甚至达到十几吨,为了实现稳定的推动直立,底座1上设置两组同步运动的运动缸4,分别连接到外模上相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外模的纵长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加强板11,围绕外模的周向固定,使得外模在倒下时不至于直接接触地面,起到支撑的作用。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固定在底座一端边缘的外模,二者之间垂直安装;在二者的结合位置设置有滚轮或者辊,使得底座与外模整体可围绕滚轮或者辊进行从倒下到直立状态的运动;/n多组钛电极块组焊在一接料杆上形成的电极块拼接块,被支撑在外模内并由外模进行支撑;所述电极块拼接块被多个环形抱箍固定并卡紧到外模内;/n固定到地面上的缸体固定座;/n安装到缸体固定座上的运动缸,具有缸体和可在缸体内运动并延伸出缸体的运动杆,缸体与缸体固定座转动连接,运动杆被设置成转动连接到所述外模上;/n第一驱动器,被设置成与所述运动缸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运动杆的收回与伸出运动,使得所述电极块拼接块和外模在所述运动杆的推动下得以从倒下到直立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自耗电极脱模快速直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固定在底座一端边缘的外模,二者之间垂直安装;在二者的结合位置设置有滚轮或者辊,使得底座与外模整体可围绕滚轮或者辊进行从倒下到直立状态的运动;
多组钛电极块组焊在一接料杆上形成的电极块拼接块,被支撑在外模内并由外模进行支撑;所述电极块拼接块被多个环形抱箍固定并卡紧到外模内;
固定到地面上的缸体固定座;
安装到缸体固定座上的运动缸,具有缸体和可在缸体内运动并延伸出缸体的运动杆,缸体与缸体固定座转动连接,运动杆被设置成转动连接到所述外模上;
第一驱动器,被设置成与所述运动缸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运动杆的收回与伸出运动,使得所述电极块拼接块和外模在所述运动杆的推动下得以从倒下到直立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自耗电极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荣军候宇鑫国斌赵炯吴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