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超胜专利>正文

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477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管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构成增压室,所述增压室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增压室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增压室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废气带动风动轮转动,使得转轴带动两个永磁板转动且不断掠过磁性滑板,使得增压室不断向外泵气,增加发动机内的气体量,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伸缩气囊内的废气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排出,使得伸缩气囊收缩带动横杆下移,使得顶杆与网板上的网孔配合,对网孔的杂物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发动机使用时是通过发动机内产生负压而向外吸气,但负压吸气无法吸入充足的气体,从而难以保证气缸内燃油的燃烧充分,目前发动机的增压方式包括蜗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两种,均是单纯的将外界空气更多的压入发动机内,而发动机必须吸入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的清洁气体,然而现有的增压方式不能对空气滤清器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导致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废气管道,所述管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管体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管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构成增压室,所述增压室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隔板、网板和废气管道侧壁并延伸至废气管道内,且所述转轴与第二隔板、网板和废气管道侧壁均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侧壁下方均布固定连接有风动轮,所述增压室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增压室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滑板,所述转轴位于增压室内的部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磁性滑板同性相斥的永磁板,且所述永磁板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增压室内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隔板下端连通的单向吸气孔,所述增压室内顶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隔板上端连通的单向出气孔,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安装有对网板上的杂物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环形槽内底部的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多个所述横杆沿网板上的网孔径向分布,且多个所述横杆远离环形槽的一端与转轴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下端均布连接有多个与网板上网孔配合的顶杆,所述废气管道内底部通过进气管与伸缩气囊下端连通,所述伸缩气囊侧壁连接有与管体侧壁连通的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的直径远小于进气管的直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废气管道、增压室、转轴、风动轮、永磁板、磁性滑板和弹簧,当汽车启动时,废气管道处排出的废气吹动风动轮快速转动,带动固定连接在转轴侧壁上方的永磁板快速转动,使得永磁板不断的掠过磁性滑板,使得磁性滑板在磁力和弹簧的作用下不断的在增压室内壁来回滑动,使得从网板上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增压室在进入空气滤清器内,起到泵气的效果,使得发动机气缸内燃油的燃烧充分,减少燃油损耗;2、通过设置伸缩气囊、横杆、顶杆、进气管和出气管,废气管道中的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伸缩气囊中,使得伸缩气囊膨胀带动横杆上移,使得顶杆与网板上的网孔分离,避免影响空气滤清器的正常吸气,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伸缩气囊内的废气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排出,带动横杆下移,使得顶杆与网板上的网孔配合,对网孔内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网孔内的杂物过多导致网板使用寿命较短;3、通过设置开设在永磁板侧壁的多个微孔,可以对吸入增压室内的气体进行再次过滤,使得空气滤清器吸入的气体的纯净度较高,减少空气滤清器的损耗,延长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4、通过利用废气带动风动轮转动为驱动源,进而对发动机内进行增压,相对于现有的增压方式,无需电力驱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管体、2废气管道、3网板、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增压室、7转轴、8风动轮、9永磁板、10弹簧、11磁性滑板、12单向吸气孔、13单向出气孔、14微孔、15环形槽、16伸缩气囊、17横杆、18顶杆、19进气管、20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2,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废气管道2,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板3,管体1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管体1、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之间构成增压室6,增压室6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并延伸至废气管道2内,且转轴7与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均密封转动连接,转轴7侧壁下方均布固定连接有风动轮8,进一步的,风动轮8呈风杯状设置,使得废气管道2内的废气可以带动风动轮8快速转动,增压室6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两个弹簧10远离增压室6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滑板11,进一步的,第二隔板5下端对称开设有与增压室6内壁连通的通孔,用以平衡磁性滑板11滑动时的气压,转轴7位于增压室6内的部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磁性滑板11同性相斥的永磁板9,且永磁板9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微孔14,可以对网板3过滤后的气体再次进行过滤,增加气体的洁净度,减少空气滤清器的损耗;增压室6内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隔板5下端连通的单向吸气孔12,增压室6内顶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隔板4上端连通的单向出气孔13,需要说明的是,单向吸气孔12仅允许气体从外界进入增压室6内,单向出气孔13仅允许气体从增压室6进入发动机内,单向吸气孔12和单向出气孔13均可在其内壁安装单向阀来实现其功能,进一步的,当废气带动风动轮8转动,使得风动轮8通过转轴7带动两个永磁板9转动,当两个永磁板9分别与两个磁性滑板11正对时,两个磁性滑板11在磁斥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得增压室6内为负压,使得增压室6通过单向吸气孔12进行吸气,增加了气体通过网板3的速度,当两个永磁板9分别与两个磁性滑板11分离时,两个磁性滑板11在弹簧1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增压室6内为正压,使得增压室6内的气体通过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废气管道(2),所述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板(3),所述管体(1)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所述管体(1)、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之间构成增压室(6),所述增压室(6)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并延伸至废气管道(2)内,且所述转轴(7)与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均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侧壁下方均布固定连接有风动轮(8),所述增压室(6)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两个所述弹簧(10)远离增压室(6)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滑板(11),所述转轴(7)位于增压室(6)内的部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磁性滑板(11)同性相斥的永磁板(9),且所述永磁板(9)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微孔(14),所述增压室(6)内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隔板(5)下端连通的单向吸气孔(12),所述增压室(6)内顶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隔板(4)上端连通的单向出气孔(13),所述管体(1)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上安装有对网板(3)上的杂物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再利用的磁力增压型发动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废气管道(2),所述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板(3),所述管体(1)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所述管体(1)、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之间构成增压室(6),所述增压室(6)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并延伸至废气管道(2)内,且所述转轴(7)与第二隔板(5)、网板(3)和废气管道(2)侧壁均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侧壁下方均布固定连接有风动轮(8),所述增压室(6)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两个所述弹簧(10)远离增压室(6)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滑板(11),所述转轴(7)位于增压室(6)内的部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磁性滑板(11)同性相斥的永磁板(9),且所述永磁板(9)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微孔(14),所述增压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胜汪梅芳
申请(专利权)人:陈超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