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内排水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对复合式衬砌隧道,通常是在衬砌边墙底部设置横向排水管,从初期支护面和/或原状和/或加固的围岩中直接引排导出的地下排泄水,即地层和支护排泄水经滤层/导水层、环向和/或纵向盲管或/和盲沟、泄水管孔排导入隧道内排水侧沟和/或中心排水沟,泄水管孔相互孤立埋置于底部砼中,横向排水管一般纵向间距为5~10m布设,一般不设隧底排水系统。双线和/或多线隧道泄水,经由边墙底部横向排水管孔导入两侧沟,再从两侧沟排入中心沟,经中心沟排至洞外或不影响隧道使用功能的处所,如泄水洞、平导或天然泄水通道,两侧沟主要起收集和过渡作用,若中心沟阻尼较大或堵塞,则会发生(1)当隧道泄水量小于中心沟排水能力,但中心沟阻尼较大或堵塞时,侧沟处少水、无水状态,隧道总体排水潜能未充分发挥作用,局部段落中心沟满溢而引起水淹轨道水害;(2)当隧道泄水量大于中心沟排水能力,但小于两侧沟与中心沟潜在排水能力之和时,侧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隧道左右两侧衬砌边墙底部的排水管(1)和设置在隧道左右两侧的侧水沟(2)以及设置在隧道中间的中心水沟(3),所述排水管(1)分别与左右两侧侧水沟(2)连通,所述左右两侧侧水沟(2)相对侧设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连接有横向排水管(5)使得两侧侧水沟(2)与中心水沟(3)相连,泄水孔高度为侧水沟高度的1/2~7/10,在同一横断面或距离排水下游方向一定纵向间距的两侧侧水沟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两个为一组的横向连通孔(4),每组横向连通孔(4)通过横向协同工作水管(7)连接,使得两侧水沟相连,所述横向连通孔(4)的高度为侧水沟(2)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隧道左右两侧衬砌边墙底部的排水管(1)和设置在隧道左右两侧的侧水沟(2)以及设置在隧道中间的中心水沟(3),所述排水管(1)分别与左右两侧侧水沟(2)连通,所述左右两侧侧水沟(2)相对侧设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连接有横向排水管(5)使得两侧侧水沟(2)与中心水沟(3)相连,泄水孔高度为侧水沟高度的1/2~7/10,在同一横断面或距离排水下游方向一定纵向间距的两侧侧水沟的相对侧上设置有两个为一组的横向连通孔(4),每组横向连通孔(4)通过横向协同工作水管(7)连接,使得两侧水沟相连,所述横向连通孔(4)的高度为侧水沟(2)高度的1/2~7/10,在中心水沟(3)两侧壁高度的4/5处顺沟安设纵向协同工作水管(6),至下游一定纵向距离时将纵向协同工作水管折出中心水沟(3)再横向敷设至两侧水沟(2)下缘,然后垂直上敷至侧水沟上的纵向连通孔并接通,使得中心水沟与两侧水沟相连,所述纵向连通孔的高度为侧水沟(2)高度的1/2~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通孔(4)和纵向连通孔的高度为侧水沟(2)高度的2/3,可按预埋或钻孔方式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内水沟协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协同工作水管(6)的纵向长度L满足条件:L=(80H+100h)/i或H0=Hi+0.8H+h,其中,H0为纵向协同工作水管起始位置底板面高程(m);Hi为纵向协同工作水管出口位置底板面高程(m);H为侧水沟高出底面板高程(m);L为纵向协同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川,郑波,吴剑,刘志强,王化武,龚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