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40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第一伸缩缸;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包括四根与核心筒内壁夹角呈45°的固定架以及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中设有可伸缩的卡板;所述上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吊装机构;所述第一伸缩缸为双作用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上端与上平台连接,第一伸缩缸的下端与下平台连接;所述下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L形的供人攀爬的下挂脚手;还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内壁上的若干与卡板配合的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核心筒超前施工时,核心筒体抗侧力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减少核心筒与外框沉降差及加快施工进度,核心筒结构往往采用液压爬模或者钢平台模架体系进行超前施工,即核心筒先行施工,再进行核心筒外围钢框架结构施工,最后进行外框柱、楼板结构施工以及后续的幕墙安装。核心筒超前施工能使混凝土收缩徐变充分发展,减小了竖向构件变形差异、非结构构件受损和水平结构构件附加内力,超前层数越多,作用越明显;并且从工程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超前施工层数也是越多越好。对于施工阶段的核心筒结构而言,由于其结构几何形态和边界条件都是时变的,继而结构的刚度和受力模式也与正常使用阶段不同。核心筒超前施工时,未浇筑楼板前,由于筒体与外框架未形成完整的抗侧力体系,因此超前施工层数不宜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核心筒超前施工时,核心筒体抗侧力能力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第一伸缩缸;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包括四根与核心筒内壁夹角呈45°的固定架以及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中设有可伸缩的卡板;所述上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吊装机构;所述第一伸缩缸为双作用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上端与上平台连接,第一伸缩缸的下端与下平台连接;所述下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L形的供人攀爬的下挂脚手;还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内壁上的若干与卡板配合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第一伸缩缸;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包括四根与核心筒内壁夹角呈45°的固定架以及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中设有可伸缩的卡板;所述上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吊装机构;所述第一伸缩缸为双作用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上端与上平台连接,第一伸缩缸的下端与下平台连接;所述下平台的支撑架上设有L形的供人攀爬的下挂脚手;还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内壁上的若干与卡板配合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核心筒上竖直设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半嵌入到核心筒的墙体中,所述导向杆位于卡槽的中部;所述固定接头上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超前施工核心筒结构受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头中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核心筒的墙体,安装槽中设有第二伸缩缸,所述卡板共两个且滑动设置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林张铭黄轶楼楠马天雨朱利君陈瑞周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