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6390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雨水管、储水装置和雨水处理罐,所述雨水管的底部连接于储水装置的上端左侧,所述储水装置的右端与雨水处理罐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储水装置的内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左端经由轴承座内部贯穿伸出后连接有前端叶片,所述转轴的右部连接有后端叶片;所述通道上部卡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通道底部安装有水力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重复步骤,过程中通过雨水下落驱动前端叶片、转轴和后端叶片的转动,有利于快速排除堆积在通道内部的污水以及沉积物,有效防止堵塞,降低了净化处理难度、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屋顶雨水净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使得用水量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不透水面积扩大,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增加和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雨水具有水量大、便于利用、污染程度低等特点,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屋面雨水是建筑雨水径流的直接来源,屋面雨水易于收集、水质相对较好且利用价值高,可作为城区雨水利用的主要对象。其稍加处理或不经处理即可直接利用,且净化后可就地作为灌溉绿地、浇洒路面的市政用水;用于冲洗、洗涤的生活杂用水以及下渗成为优质的地下涵养水源。暴雨时,雨水的回用收集可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使径流曲线平缓,洪峰值降低。绿色屋顶雨水的蓄积间接地减缓路面积水、内涝的程度,保证了道路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防止形成有雨必涝、无雨必旱的矛盾局面。同时,系统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消防、绿化、景观、道路冲洗、冲厕等,减少优质生活用水在上述领域的浪费。此外,屋顶雨水收集利用在源头上可完成雨水净化,并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雨水管(3)、储水装置(16)和雨水处理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3)的底部连接于储水装置(16)的上端左侧,所述储水装置(16)的右端与雨水处理罐(5)内部的通道(8)连通,所述储水装置(16)的内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转轴(11);/n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座(17)和连接于轴承座(17)上下端的支撑连接柱(14),所述轴承座(17)通过支撑连接柱(14)固定于储水装置(16)的内腔左侧,所述转轴(11)左端经由轴承座(17)内部贯穿伸出后连接有前端叶片(15),所述转轴(11)右端伸入至通道(8)内右侧壁上的轴承(12)内,所述转轴(11)的右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雨水管(3)、储水装置(16)和雨水处理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3)的底部连接于储水装置(16)的上端左侧,所述储水装置(16)的右端与雨水处理罐(5)内部的通道(8)连通,所述储水装置(16)的内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转轴(11);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座(17)和连接于轴承座(17)上下端的支撑连接柱(14),所述轴承座(17)通过支撑连接柱(14)固定于储水装置(16)的内腔左侧,所述转轴(11)左端经由轴承座(17)内部贯穿伸出后连接有前端叶片(15),所述转轴(11)右端伸入至通道(8)内右侧壁上的轴承(12)内,所述转轴(11)的右部连接有后端叶片(13);
所述通道(8)上部卡接有过滤装置(6),所述通道(8)底部安装有水力控制阀(4),所述雨水处理罐(5)上部侧边设有与通道(8)连通的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3)上端的进水口(2)伸入至屋顶(1)内,所述屋顶(1)的上端设有与其平齐的T型管(10),所述T型管(10)的下端螺接于进水口(2)内部,所述T型管(10)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一过滤网片(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叶片(15)位于雨水管(3)的内腔正下方,所述后端叶片(13)位于水力控制阀(4)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上下端呈开口设置的过滤箱体(61),所述过滤箱体(61)内部设有滤料,所述滤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海绵层(62)、石英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阳温智炜李昕周启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