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及灌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34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及灌排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桩孔开挖、灌浆、固化及排水、复合地基成型;该灌排装置包括拌合装置和排水装置,拌合装置通过注浆管与套管式密封接头连通,注浆管上设置有泥浆阀和高压泵,套管式密封接头与中空管桩的顶部开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砂桩相比,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固化后的砂土体具有一定的胶结强度与渗透性,处理形成的复合地基同时解决了承载力低、排水不畅、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与现有的微生物固化技术相比,通过砂、微生物菌液、营养液三者的拌合与灌注,有效解决了MICP技术中固化不均匀现象,有效提高固化土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及灌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处理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及灌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加固中砂桩应用较为广泛,砂桩可以充当加固体又可作为排水体发挥作用。砂桩属于散体桩复合地基的一种,利用散体材料砂形成的桩体与桩间土体通过上覆垫层共同承载形成符合地基,砂桩是软弱海积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砂桩是用冲击或振动等方法将钢套管按一定间距沉入地基土中挤压成孔,然后边拔管边向管内灌砂并振捣密实而成的砂质柱体,砂桩分挤密砂桩和排水砂桩两种。挤密砂桩桩体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变形模量,与挤密后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所传递的荷载。排水砂桩主要用作地基排水的一种措施,可以增加孔隙水的渗透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同时也提高土的承载能力。现有砂桩处理海积软土地基技术存在一些缺点:(1)在砂桩挤密成桩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砂桩施工使用的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会造成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在海积软土处理中,易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既不经济也不环保;(2)通过灌注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桩孔开挖,在待处理的海积软土地基上制得首排桩孔(1)和次排桩孔(1-1),将预制的中空管桩(3)放入首排桩孔(1)和次排桩孔(1-1)内,然后在次排的中空管桩(3)内放入排水装置;/nb.灌浆,培养工程所需的微生物菌液、营养液,然后备好细砂,将三者进行拌合制成浆液,满足符合要求的拌合时间后,将浆液灌注进入首排的中空管桩(3)内形成砂桩(4),微生物菌液则通过中空管桩(3)上的出液口开始进入土体;/nc.固化及排水,首排桩灌注完成后桩孔顶部铺设透水垫层(5)并施加预压荷载(6),加速中空管桩(3)的内微生物菌液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桩孔开挖,在待处理的海积软土地基上制得首排桩孔(1)和次排桩孔(1-1),将预制的中空管桩(3)放入首排桩孔(1)和次排桩孔(1-1)内,然后在次排的中空管桩(3)内放入排水装置;
b.灌浆,培养工程所需的微生物菌液、营养液,然后备好细砂,将三者进行拌合制成浆液,满足符合要求的拌合时间后,将浆液灌注进入首排的中空管桩(3)内形成砂桩(4),微生物菌液则通过中空管桩(3)上的出液口开始进入土体;
c.固化及排水,首排桩灌注完成后桩孔顶部铺设透水垫层(5)并施加预压荷载(6),加速中空管桩(3)的内微生物菌液向桩间土(2)及透水垫层(5)的渗流作用,以此形成首排桩孔(1)到次排桩孔(1-1)的渗流通道,浆液中的微生物则固化砂桩(4)、透水垫层(5)与桩间土(2),固化作用的同时通过排水装置对次排桩孔(1-1)进行排水;
d.复合地基成型,中空管桩、微生物固化管内砂桩、透水垫层、微生物固化桩间土共同形成了承载力较高的复合地基;
e.依次重复步骤a、b、c和d,实现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液中细菌为巴氏芽孢杆菌;所述营养液中尿素浓度为0.35mol/L~0.55mol/L,氯化钙浓度为0.25mol/L~0.3mol/L,醋酸钠浓度为0.1mol/L~0.25mol/L,氯化铵浓度为0.012mol/L~0.018mol/L,酵母膏为0.15g/L;砂为细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温度为2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立聂宁刘广斌李俊明赵少锋孙艳春赵新春李志赵少庚毕学太李烨明杨志荣王磊史首智丁俊双田宇孙世良侯定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