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刘霞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34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包括呈矩阵分布的钢管桩,相邻的钢管桩之间外壁上焊接有平联管,用于加强钢管桩之间的整体牢固度性,钢管桩和平联管埋至于施工的地基一旁,钢管桩的顶端延伸至地基外,并在其顶端嵌套有附着的套架,多个套架与主梁的下表面相焊接,有益效果:利用振动锤对管壳的顶端进行施震,将泥水挤压流入排泄孔,通过出口从管壳的侧面排出,在浇筑的过程中,利用导通孔的设置,将混凝土填满管壳内,并不断下沉夯实,同时利用封盖板隔绝其底部的泥水进入管壳内,利用排泄孔和出口配合水流进行污泥引流,降低污泥抽取的工作量,加速工程的完成时间,无疑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能源抽取泥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桩基施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同样,在桥梁的架设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桩基来进行支撑。桩基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施工结构中,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桩基础,既节省了施工工期,更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伴随着当前社会技术措施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桩的种类和桩基形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础和涉及方法,都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的演进,是当前在各种不良土质和地区进行改善其地基的主要形式,更是当前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地基要求处理形式。现有的桥梁桩基打造就是利用设备配合护筒抽取泥浆,然后利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抽出的污泥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进行排放,同时各种工作时产生的垃圾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处理中无疑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能源,这样的打桩模式在一些水流缓慢,水层较浅而且水面较宽的河流中搭建桥梁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能源浪费,不能够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装置,呈矩阵分布的钢管桩,钢管桩的顶端延伸至地基外,并在其顶端嵌套有附着的套架,多个套架与主梁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的主梁的上端面的四个端脚处焊接竖直向上的基座,基座上安装的塔吊上系着灌砼导管。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钢管桩之间外壁上焊接有平联管,用于加强钢管桩之间的整体牢固度性,钢管桩和平联管埋至于施工的地基一旁,其中对称的两个套架外壁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内撑和外撑,内撑和外撑的另一端端口通过贯穿的螺栓啮合在墩承台上;所述基座的四个侧壁焊接与主梁相接的加强板,基座的的顶端固定多个相互累加的塔吊基座,塔吊基座顶部安装有用于旋转的转盘,转盘上固定两端延伸的塔吊,塔吊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配重块,塔吊的另一端上安装来回滑动的位移套,位移套内用于上下伸缩的绳索上系着灌砼导管;所述的灌砼导管包括钢筋、分隔板、封盖板和管壳,钢筋沿着管壳的轴线插入,并环绕成一圈的结构,多个分隔板固定在管壳的内壁上,并分隔管壳的内腔形成多个上下分布的空间,分隔板上均环绕加工多个导通孔,管壳通过导通孔使其内部的多个空间相互连通;所述的封盖板固定在距离管壳端口附近的内壁上,并密封管壳的下端开口,管壳位于封盖板下方的内壁上等间距的加工多个排泄孔8,排泄孔8沿着管壳的轴线方向在位于封盖板上方的管壳上加工与其连通的出口9。进一步地,排泄孔和出口的数量一一对应,并且排泄孔和出口构成的通道位于相邻的钢筋之间。进一步地,封盖板一端的管壳对准挖好的桩位插入,并且在插入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进一步地,钢管桩以3*3矩阵分布,平联管与钢管桩横截面构成″田″字型构件。进一步地,位移套上连接的滑轮卡在塔吊上,并在塔吊上移动。进一步地,内撑和外撑固定的墩承台与桥梁桩基水平齐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法,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在桥梁桩基一旁安装墩承台,并在墩承台一旁挖出容置钢管桩和平联管的基坑,钢管桩插入基坑内,并填土夯实;S2:套架与主梁焊接在钢管桩凸出的顶端上,插销贯穿内撑和外撑的两端,内撑和外撑通过插销调整好角度后分别与套架和墩承台完成固定;S3:塔吊基座相互累加后固定在基座上,并挖出用于放置灌砼导管的桩位;S4:用塔吊吊起灌砼导管到桩位的正上方,使灌砼导管垂直,并将封盖板的一端朝下,将管壳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管壳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上;S5:利用振动锤对管壳的顶端进行施震,在下降的过程中,使管壳下沉到设计深度后;S6:向管壳水面以上的开口内浇筑混凝土,利用导通孔的设置,将混凝土填满管壳内,再次使用振动锤对管壳进行施震,混凝土在震动的过程中,不断下沉夯实,填满管壳完成施工。进一步地,针对S5,排泄孔和封盖板在不断的震动过程中慢慢下沉嵌入泥中,封盖板阻挡泥水进入管壳内,并且将泥水挤压流入排泄孔,通过出口从管壳的侧面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用塔吊吊起灌砼导管到桩位的正上方,使灌砼导管垂直,并将封盖板的一端朝下,将管壳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利用振动锤对管壳的顶端进行施震,将泥水挤压流入排泄孔,通过出口从管壳的侧面排出,在浇筑的过程中,利用导通孔的设置,将混凝土填满管壳内,并不断下沉夯实,同时利用封盖板隔绝其底部的泥水进入管壳内,利用排泄孔和出口配合水流进行污泥引流,然后抽取在下降过程中空间内部的污泥,降低污泥抽取的工作量,加速工程的完成时间,无疑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能源抽取泥水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整体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整体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灌砼导管上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灌砼导管下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分隔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灌砼导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桥梁铺设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中桥梁铺设侧面示意图。图中:1、钢管桩;2、平联管;3、套架;31、内撑;32、外撑;4、主梁;5、基座;51、加强板;52、塔吊基座;6、转盘;61、塔吊;611、配重块;612、位移套;7、灌砼导管;71、钢筋;72、分隔板;721、导通孔;73、封盖板;74、管壳;8、排泄孔;9、出口;10、墩承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先在桥梁桩基一旁安装墩承台(10),并在墩承台(10)一旁挖出容置钢管桩(1)和平联管(2)的基坑,钢管桩(1)插入基坑内,并填土夯实;/nS2:套架(3)与主梁(4)焊接在钢管桩(1)凸出的顶端上,插销贯穿内撑(31)和外撑(32)的两端,内撑(31)和外撑(32)通过插销调整好角度后分别与套架(3)和墩承台(10)完成固定;/nS3:塔吊基座(52)相互累加后固定在基座(5)上,并挖出用于放置灌砼导管(7)的桩位;/nS4:用塔吊(61)吊起灌砼导管(7)到桩位的正上方,使灌砼导管(7)垂直,并将封盖板(73)的一端朝下,将管壳(74)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管壳(74)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上;/nS5:利用振动锤对管壳(74)的顶端进行施震,在下降的过程中,使管壳(74)下沉到设计深度后;/nS6:向管壳(74)水面以上的开口内浇筑混凝土,利用导通孔(721)的设置,将混凝土填满管壳(74)内,再次使用振动锤对管壳(74)进行施震,混凝土在震动的过程中,不断下沉夯实,填满管壳(74)完成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在桥梁桩基一旁安装墩承台(10),并在墩承台(10)一旁挖出容置钢管桩(1)和平联管(2)的基坑,钢管桩(1)插入基坑内,并填土夯实;
S2:套架(3)与主梁(4)焊接在钢管桩(1)凸出的顶端上,插销贯穿内撑(31)和外撑(32)的两端,内撑(31)和外撑(32)通过插销调整好角度后分别与套架(3)和墩承台(10)完成固定;
S3:塔吊基座(52)相互累加后固定在基座(5)上,并挖出用于放置灌砼导管(7)的桩位;
S4:用塔吊(61)吊起灌砼导管(7)到桩位的正上方,使灌砼导管(7)垂直,并将封盖板(73)的一端朝下,将管壳(74)缓缓垂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刘霞徐庭鑫廉文政邢栋王燕芳李香花尚文培王旭李正茂潘崝刘海娟李元明王振华朱雨涵刘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焦刘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