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差异沉降控制的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差异沉降控制的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工业园区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特别是一些高科技的类似于电脑、机器人等轻工业的出现。为解决该类园区的用地问题,对于山区城市,削坡填谷平整用于园区的建设,就成为该类城市经济发展要求下的不二选择。这样形成的场地,一方面回填土层厚度较大,普遍都在30m以上,甚至有超过50m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所选填料均由开山而来,其填料中岩土分布不均,碎石、块石尺寸差异大,所形成的填土孔隙率大、较为松散。该类场地为严重不均匀的松散填土场地,具有沉降量大、差异沉降难以控制等特点,常规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难以同时满足施工便利、造价经济、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等多方面的工程需求。而桩基础由于成孔施工困难、造价昂贵等问题,也往往不是理想的工程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差异沉降控制的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该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包括:强夯加固体和注浆加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差异沉降控制的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包括:强夯加固体和注浆加固体,所述强夯加固体和注浆加固体均竖直插入地基;所述强夯加固体包括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能级强夯加固(2)和低能级强夯加固(3);所述中能级强夯加固(2)一端连接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另一端连接所述低能级强夯加固(3);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能级强夯加固(2)和低能级强夯加固(3)的厚度和强夯能级均互不相同;/n所述注浆加固体包括高能级注浆加固体(1-3)、中能级注浆加固体(2-3)和低能级注浆加固体(3-3);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具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高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差异沉降控制的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地基处理结构包括:强夯加固体和注浆加固体,所述强夯加固体和注浆加固体均竖直插入地基;所述强夯加固体包括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能级强夯加固(2)和低能级强夯加固(3);所述中能级强夯加固(2)一端连接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另一端连接所述低能级强夯加固(3);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能级强夯加固(2)和低能级强夯加固(3)的厚度和强夯能级均互不相同;
所述注浆加固体包括高能级注浆加固体(1-3)、中能级注浆加固体(2-3)和低能级注浆加固体(3-3);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中具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高能级注浆加固体(1-3);所述中能级强夯加固(2)中具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中能级注浆加固体(2-3);所述低能级强夯加固(3)中具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低能级注浆加固体(3-3);
两个相邻的高能级注浆加固体(1-3)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相邻的中能级注浆加固体(2-3)间的间距,两个相邻的中能级注浆加固体(2-3)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相邻的低能级注浆加固体(3-3)间的间距;
所述高能级强夯加固(1)包括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1-1)和高能级强夯影响体(1-2),所述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1-1)位于所述高能级强夯影响体(1-2)上方;所述中能级强夯加固(2)包括中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2-1)和中能级强夯影响体(2-2),所述中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2-1)位于所述中能级强夯影响体(2-2)上方;所述低能级强夯加固(3)包括低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3-1)和低能级强夯影响体(3-2),所述低能级强夯有效加固体(3-1)位于所述低能级强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佑祥,王泽希,马郧,龙晓东,郭运,程莹,孙盼,陈凯,张晓玉,尹磊,刘忠富,赵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