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26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料、阻燃纤维的制备a、阻燃纤维的制备b、面料的初制备、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浸轧、烘干包装。该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先通过阻燃剂和具有阻燃效果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胶粘纤维及腈纶进行混合制备阻燃纤维,然后再由阻燃纤维针织成面料,并重新在阻燃剂制备的阻燃整理液中浸轧烘干,从而实现对针织面料的双重阻燃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该面料的阻燃性能,使其适应大部分的使用环境;另外碳纤维、腈纶和胶粘纤维的组合,还提高了面料的强度效果,使其在制备服装时,强度更高,性价比更大,同时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的使用,还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燃纤维针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制的健全,阻燃纺织品的推广应用必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外对阻燃织物的开发及研究较多,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制定了纺织品的阻燃法规,而且近年来要求越来越高,规定越来越细。近年来,我国对阻燃纺织品的研究开发逐渐增多,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旅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外销纺织品需求的增加,阻燃纺织品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目前阻燃纤维制备纺织面料的方法大多为共聚法、共混法、纤维后处理三种方法进行制备,但是这三种方法大多是单独使用,其制备的面料阻燃效果一般,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环境使用时,其会造成使用的不适,同时现有的阻燃面料,其大多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应对不同环境的使用,其还会造成其他方面的不便,影响使用感官效果,因此需要开发具有多功能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料,按照配方中重量份称取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S2:阻燃纤维的制备a,将S1中各重量份的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的一起,并送入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并依次加入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进行双螺杆挤出;S3:阻燃纤维的制备b,将S2中挤出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纺丝设备内,进行纺丝并纱,得到阻燃纤维;S4:面料的初制备,将S3得到的阻燃纤维在混纺设备内,进行混纺针织,针织完成后经氧漂增白、脱水、烘干定型,得到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S5: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按重量份的阻燃剂和水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制得阻燃液;S6:浸轧,将S4得到的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送入S5制备的阻燃液中进行浸轧;S7:烘干包装,将S6浸轧后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放入到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完成后将得到成品阻燃纤维针织面料,并进行包装整理。优选的,S1中,配方中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所占的重量份依次为:5-10份、20-30份、15-25份、5-10份、30-50份、10-20份、6-10份、3-8份。优选的,S1中,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聚磷酸和二氧化硅,且所占的重量份的比例依次为3-5:1:3.5-6:4-8。优选的,S1中,增塑剂为为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任一种,分散剂为低分子量聚乙烯蜡、无规聚丙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的,S2中,混料机内混料的温度控制在160-200℃,混料时间2-3小时,且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控制在145-165℃。优选的,S2和S5中阻燃剂所占总份数的重量比为1:2-3。优选的,S7中,在烘干箱内的烘干温度控制在65-85℃,烘干时间控制在3-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先通过阻燃剂和具有阻燃效果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胶粘纤维及腈纶进行混合制备阻燃纤维,然后再由阻燃纤维针织成面料,并重新在阻燃剂制备的阻燃整理液中浸轧烘干,从而实现对针织面料的双重阻燃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该面料的阻燃性能,使其适应大部分的使用环境;另外碳纤维、腈纶和胶粘纤维的组合,还提高了面料的强度效果,使其在制备服装时,强度更高,性价比更大,同时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的使用,还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效果,使面料在清洗时更加方便,提高清洗的效率,更容易被洗净,能够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的内容。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内容,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料,按照配方中重量份称取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S2:阻燃纤维的制备a,将S1中各重量份的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的一起,并送入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并依次加入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进行双螺杆挤出;S3:阻燃纤维的制备b,将S2中挤出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纺丝设备内,进行纺丝并纱,得到阻燃纤维;S4:面料的初制备,将S3得到的阻燃纤维在混纺设备内,进行混纺针织,针织完成后经氧漂增白、脱水、烘干定型,得到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S5: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按重量份的阻燃剂和水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制得阻燃液;S6:浸轧,将S4得到的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送入S5制备的阻燃液中进行浸轧;S7:烘干包装,将S6浸轧后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放入到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完成后将得到成品阻燃纤维针织面料,并进行包装整理。具体的,S1中,配方中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所占的重量份依次为:5份、20份、15份、5份、30份、10份、6份和3份。具体的,S1中,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聚磷酸和二氧化硅,且所占的重量份的比例依次为3:1:3.5:4。具体的,S1中,增塑剂为为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任一种,分散剂为低分子量聚乙烯蜡、无规聚丙烯、硬脂酸镁、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合。具体的,S2中,混料机内混料的温度控制在160℃,混料时间2小时,且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控制在145℃。具体的,S2和S5中阻燃剂所占总份数的重量比为1:2。具体的,S7中,在烘干箱内的烘干温度控制在65℃,烘干时间控制在3分钟。实施例2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料,按照配方中重量份称取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S2:阻燃纤维的制备a,将S1中各重量份的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的一起,并送入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并依次加入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进行双螺杆挤出;S3:阻燃纤维的制备b,将S2中挤出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纺丝设备内,进行纺丝并纱,得到阻燃纤维;S4:面料的初制备,将S3得到的阻燃纤维在混纺设备内,进行混纺针织,针织完成后经氧漂增白、脱水、烘干定型,得到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S5: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取料,按照配方中重量份称取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nS2:阻燃纤维的制备a,将S1中各重量份的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的一起,并送入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并依次加入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进行双螺杆挤出;/nS3:阻燃纤维的制备b,将S2中挤出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纺丝设备内,进行纺丝并纱,得到阻燃纤维;/nS4:面料的初制备,将S3得到的阻燃纤维在混纺设备内,进行混纺针织,针织完成后经氧漂增白、脱水、烘干定型,得到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nS5: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按重量份的阻燃剂和水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制得阻燃液;/nS6:浸轧,将S4得到的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送入S5制备的阻燃液中进行浸轧;/nS7:烘干包装,将S6浸轧后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放入到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完成后将得到成品阻燃纤维针织面料,并进行包装整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料,按照配方中重量份称取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
S2:阻燃纤维的制备a,将S1中各重量份的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的一起,并送入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并依次加入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剂,进行双螺杆挤出;
S3:阻燃纤维的制备b,将S2中挤出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纺丝设备内,进行纺丝并纱,得到阻燃纤维;
S4:面料的初制备,将S3得到的阻燃纤维在混纺设备内,进行混纺针织,针织完成后经氧漂增白、脱水、烘干定型,得到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
S5:阻燃整理液的制备,按重量份的阻燃剂和水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制得阻燃液;
S6:浸轧,将S4得到的半成品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送入S5制备的阻燃液中进行浸轧;
S7:烘干包装,将S6浸轧后的阻燃纤维针织面料放入到烘干箱中烘干,烘干完成后将得到成品阻燃纤维针织面料,并进行包装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配方中碳纤维、腈纶、胶粘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阻燃剂、增塑剂和分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金刘爱莲张体健
申请(专利权)人:浪莎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