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23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竖直穿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重合处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部设置有抵紧组件,抵紧组件包括沿安装板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一板上部的第一连接杆、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弧形板和第二板上部的第二连接杆,安装板背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竖板,竖板与第一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竖板与第二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储料罐,储料罐的上部连接有两根软管,软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树木外侧壁的喷涂效果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木养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化是当今环保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树木是绿化的先锋。为了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在树干上涂刷石灰石必要的。树干涂白具有以下作用,1、杀菌、防止病菌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2、杀虫、防虫、杀死树皮内的越冬虫卵和蛀干昆虫。由于害虫一般都喜欢黑色、肮脏的地方,不喜欢白色、干净的地方。树干涂上了雪白的石灰水,土壤里的害虫便不敢沿着树干爬到树上来捣蛋,还可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41344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树木喷涂机,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前臂,所述固定轴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所述前臂上设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上端设有后臂,所述前臂和后臂由弹簧连接,所述后臂与对边的把手之间设有连接线,所述前臂和后臂的内侧设有喷管,所述喷管的内壁设有喷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时,人手将两个把手沿固定轴进行彼此靠近,此时两个前臂相互靠近,此时需要人手持续的对把手进行握紧,从而使两前臂保持连接状;若是人手握住把手较松,则会导致两个前臂开口处的树木侧壁未受到喷涂,使得树木的喷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两个前臂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树木外侧壁的喷涂效果较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竖直穿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重合处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部设置有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沿安装板滑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一板上部的第一连接杆、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弧形板和第二板上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安装板背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一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竖板与第二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储料罐,储料罐的上部连接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内侧壁上的软管,所述软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树木的侧壁进行喷涂时,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向竖板的一侧拉动,此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压缩,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带动第一四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移动,此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沿转动轴打开,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移动至树木的外部,然后将第一板和第二板松开,使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回复,此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为抵紧状;储料罐内部的液体从软管内部沿喷头喷出,便可对树木的外侧壁进行喷涂。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树木外侧壁的喷涂效果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安装板上部,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底部的T形块,开设在安装板上部对应T形块的T形槽,所述安装板背离竖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沿T形槽进行滑动,从而使第一板、第二板沿安装板进行滑动,设置有限位板,使T形块不会从T形槽内部滑出,使用时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均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板为分开滑动,使得遇到外形不规则的树木时,可采用单边的第一弧形板进行喷涂,但是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第一板和第二板同步运动,故而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包括第一环、与第一环铰接连接的第二环,所述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铰接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有些树木的直径较大时,需要单独使用第一弧形板,但是第一弧形板的弧度有限,第一弧形板与树木贴合的效果较差;当需要直径较大的树木时,人手将第二环沿铰接轴向远离树木的一侧进行转动,此时第一弧形板的弧度变大,使其适应用直径较大的树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环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以铰接轴为圆心开设,所述腰形孔内部竖直插接有螺纹连接在第二环内部的第三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环和第二环仅通过铰接轴连接,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环和第二环的角度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发生晃动,不利于后续进行喷涂。而设置有第三螺栓,当需要使第一环和第二环连接较为紧密时,将第三螺栓螺纹旋紧在第二环内部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部均竖直连接有滑动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手通过滑动把手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端面连接有遮盖罩,所述遮盖罩对应滑动把手上均开设有滑动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小人手触碰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造成不良影响,故而在安装板上部盖设有遮盖罩,开设滑动口,方便滑动把手沿滑动口进行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限位板从安装板上拆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板受到第一弹簧的推动,从而使得安装在第一板和第一弧形板之间连接较为稳定;第二板受到第二弹簧的推动,从而使得安装在第二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连接较为稳定,最终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连接较为稳定。2、设置转动板,使第一板和第二板同步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同步运转。3、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分为第一板和第二板,使得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弧度较大,更加使用于不同直径的树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要用于表示软管与第二弧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隐去遮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板;11、转动轴;12、第一弧形板;121、第一环;122、第二环;123、铰接轴;124、腰形孔;125、第三螺栓;13、第二弧形板;14、储料罐;15、软管;151、卡箍;16、喷头;17、遮盖罩;171、滑动口;2、抵紧组件;21、第一板;211、滑动把手;22、第二板;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5、竖板;251、第一弹簧;252、第二弹簧;3、滑动组件;31、T形块;32、T形槽;33、限位板;34、第一螺栓;4、转动板;41、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包括安装板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部的转动轴11、其中一端套接在转动轴11上的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参照图2,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储料罐14、储料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竖直穿过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重合处的转动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部设置有抵紧组件(2),所述抵紧组件(2)包括沿安装板(1)滑动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弧形板(12)和第一板(21)上部的第一连接杆(23)、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弧形板(13)和第二板(22)上部的第二连接杆(24),所述安装板(1)背离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竖板(25),所述竖板(25)与第一板(2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1),所述竖板(25)与第二板(2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52),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连接有储料罐(14),储料罐(14)的上部连接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内侧壁上的软管(15),所述软管(15)上安装有多个喷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竖直穿过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重合处的转动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部设置有抵紧组件(2),所述抵紧组件(2)包括沿安装板(1)滑动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弧形板(12)和第一板(21)上部的第一连接杆(23)、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弧形板(13)和第二板(22)上部的第二连接杆(24),所述安装板(1)背离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竖板(25),所述竖板(25)与第一板(2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1),所述竖板(25)与第二板(2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52),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连接有储料罐(14),储料罐(14)的上部连接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内侧壁上的软管(15),所述软管(15)上安装有多个喷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用防病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均通过滑动组件(3)连接在安装板(1)上部,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连接在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底部的T形块(31),开设在安装板(1)上部对应T形块(31)的T形槽(32),所述安装板(1)背离竖板(2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3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霞张芳辉王德清赵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韵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