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梁及六面顶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12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金刚石或烧结其他超硬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梁及六面顶压机。铰链梁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活塞腔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杆体及与所述杆体相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所述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六面顶压机包括支撑座及多个所述的铰链梁,所述铰链梁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出现塌头的情况发生,并且有利于培育更大尺寸的单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梁及六面顶压机
本技术涉及合成金刚石或烧结其他超硬材料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梁及六面顶压机。
技术介绍
六面顶压机是合成超硬材料的超高压设备,是超硬材料行业广泛应用的主要设备,是在电脑控制下由六个超高压缸推动六个硬质合金顶锤,从立方体的六个方向向中心施压从而建立一个类似静压的压力场,同时在立方体相对的两个表面通过电加热,从而在被施压物体内部模拟超硬材料生长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达到合成人造金刚石或烧结其他超硬材料制品目的的大型设备。六面顶压机的铰链梁上安装有工作缸,而工作缸容易造成六面顶压机塌头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梁及六面顶压机,可以避免出现塌头的情况发生,并且有利于培育更大尺寸的单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铰链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活塞腔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杆体及与所述杆体相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所述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周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滑环和梯形密封圈;所述滑环和所述梯形密封圈均安装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梯形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滑环的外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滑环为聚四氟乙烯滑环;所述梯形密封圈的材质为氢化丁晴橡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铰耳组,以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耳组;第一铰耳组与所述第二铰耳组之间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铰耳组包括两个第一子铰耳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子铰耳之间的第二子铰耳;所述第一子铰耳的厚度为100mm~130mm,所述第二子铰耳的厚度为180mm~200mm;所述第二铰耳组包括两个第三子铰耳;所述第三子铰耳的厚度为160mm~200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腔的底部具有倒角,且所述活塞腔的底部的倒角的倒角半径为165mm~180mm;所述底座也具有倒角;所述活塞腔的内直径为950m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环形槽在所述活塞的轴向间隔分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铰链梁还包括导向套和后堵;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后堵,所述后堵用于与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或增压器连通;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活塞腔的腔口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套空套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导向套用于与空程泵相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六面顶压机,其包括支撑座及多个所述的铰链梁,所述铰链梁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采用碳素结构钢件焊接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铰链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活塞腔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杆体及与所述杆体相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所述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通过在主体部开设供活塞运动的活塞腔后,可以免去额外安装工作缸,再通过使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这样可以使得铰链梁重心后移,从而有利于避免六面顶压机出现塌头的情况发生,并且有利于培育更大尺寸的单晶。本技术还提供的六面顶压机,其包括支撑座及多个所述的铰链梁,所述铰链梁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六面顶压机可以避免出现塌头的情况发生,并且可以培育更大尺寸的单晶。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铰链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铰链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后堵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六面顶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1-主体部;102-活塞腔;103-杆体;104-底座;105-环形槽;106-滑环;107-梯形密封圈;108-第一子铰耳;109-第二子铰耳;110-第三子铰耳;111-导向套;112-后堵;113-连通孔;114-前腔;115-后腔;116-阶梯形通孔;117-止挡部;118-延伸部;201-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铰链梁,其包括主体部101,主体部101上开设有活塞腔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活塞腔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杆体及与所述杆体相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所述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中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活塞腔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杆体及与所述杆体相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厚度为315mm~335mm,所述活塞腔的轴向长度为550mm~6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周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滑环和梯形密封圈;所述滑环和所述梯形密封圈均安装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梯形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滑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为聚四氟乙烯滑环;所述梯形密封圈的材质为氢化丁晴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铰耳组,以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耳组;第一铰耳组与所述第二铰耳组之间相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铰耳组包括两个第一子铰耳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子铰耳之间的第二子铰耳;所述第一子铰耳的厚度为100mm~1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国曾现文孔智超彭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