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09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65~85份、合金粉15~25份、耐磨纤维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6份、相容剂1~5份以及稳定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磨拉链的拉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拉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箱包、帐篷等领域,具有开合方便、快速的优点。拉链由链带、链牙、拉头、限位码(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力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由于拉链的链牙与拉头在长期拉合拉开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磨损,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拉链就无法再使用。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拉头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漆,然而由于保护漆与拉头本身还存在附着性问题,拉链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链牙与拉头的反复拉合会把保护漆刮破,拉头磨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些厂家生产金属拉头以解决磨损问题,但是金属拉头容易生锈,抗氧化性能较差,且由于金属拉头较硬,容易对链牙产生更严重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拉链,其中的拉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拉链,包括拉头,所述拉头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65~85份、合金粉15~25份、耐磨纤维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6份、相容剂1~5份以及稳定剂1~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拉头配方体系中添加耐磨纤维,耐磨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由于耐磨纤维的纤维状结构,使其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体系中呈三维立体分布,可有效降低拉头微裂尖端的应力集中,从而在拉头表面受摩擦力作用时降低其损耗;由于耐磨纤维还具有一定的阻裂效应,在拉头受到较大的拉力冲击荷载作用时,耐磨纤维可阻止拉头内部裂缝的迅速扩展,从而增强拉头的抗冲击性和韧性;聚酰胺树脂具有无毒、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以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料制备拉头,使拉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耐磨纤维为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醚醚酮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耐磨、耐高温,碳纤维同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聚醚醚酮与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复配性,羊毛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日光作用,且易染色,将羊毛纤维与聚醚醚酮、碳纤维复合,弥补了复配物硬度较高易断裂的缺陷,当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均匀分散在体系中后,还有利于降低拉头上色的难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的制备方法为:1)75%硫酸溶液配置:在室温条件下,缓慢将700mL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加入到350mL水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1L;2)羊毛纤维溶解:称量1重量份的羊毛纤维,并将羊毛纤维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羊毛纤维加入100mL75%硫酸溶液进行溶解,盖上瓶塞,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60min,此操作在室温下进行,使羊毛纤维完全溶解;3)将4份重量份的碳纤维磨碎成粉末;4)将15份重量份的聚醚醚酮加热至熔融状态,并将羊毛纤维溶解液与碳纤维粉末放入其中搅拌均匀,再将共混物加入螺旋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状物,再对条状物重新进行纤维纺丝处理,室温冷却18h后制得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投入使用前先放入TiO2浸渍液中浸渍2h后烘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在TiO2浸渍液中浸渍再投入使用,TiO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光氧化性以及耐高温性,由于羊毛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且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纤维分子内部存在孔隙,TiO2浸渍液填充在复配物纤维内部,使纤维体积膨大,然后再经烘干处理,使TiO2浸渍液中的有效成分附着在复配物纤维内部及表面,从而提高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的耐高温性、耐磨性以及抗光氧化性,以此提高拉头的多项理化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TiO2浸渍液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以下重量份组分:粒径为60nm的二氧化钛粉末10份、二氧化锰粉末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粉末0.1份、三亚磷酸酯0.08份、冰醋酸0.07份、丙酮30份以及丙二醇5份;2)将纳米二氧化钛粉末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粉末放入洁净烧杯A中,向烧杯A中加入20份丙酮、5份丙二醇以及0.07份冰醋酸,搅拌直至两者溶解制成A溶液;3)取另一洁净烧杯B,向烧杯B中加入三亚磷酸酯,再加入剩余的10份丙酮,搅拌均匀后制成B溶液;4)将B溶液缓慢倒入A溶液中,再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并搅拌均匀,搅拌过程抽真空,再使用不锈钢滤网对混合液进行过滤,制得二氧化钛浸渍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亚磷酸酯本身不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但可捕捉光降解所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分解氢过氧化物和传递激发态分子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粉末是良好的活化剂,用于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在丙酮与丙二醇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分散稳定性;二氧化锰粉末用于进一步提高TiO2浸渍液的耐磨性,以确保浸渍后的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合金粉为铝铜合金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铜合金坚硬耐磨、轻而抗张强度大,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因此,选用铝铜合金作为本申请方案中的合金粉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合金粉为镍钴合金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钴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因此,选用镍钴合金作为本申请方案中的合金粉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相容剂为环氧型相容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型相容剂对聚酰胺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其价格低廉,因此选用环氧型相容剂作为本方案的相容剂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稳定剂为二盐基硬脂酸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盐基硬脂酸铅为铅盐稳定剂,由于二盐基硬脂酸铅是非离子型稳定剂,且不导电,因而具有优良的绝缘性,以此提高拉头的加工便利性与使用安全性;二盐基硬脂酸铅价格低廉,选用二盐基硬脂酸铅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耐磨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由于耐磨纤维的纤维状结构,使其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体系中呈三维立体分布,可有效降低拉头微裂尖端的应力集中,从而在拉头表面受摩擦力作用时降低其损耗;2、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用于提高拉头的耐磨性、耐高温性以及柔韧性;3、TiO2浸渍液填充在复配物纤维内部,使纤维体积膨大,然后再经烘干处理,使TiO2浸渍液中的有效成分附着在复配物纤维内部及表面,从而提高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的耐高温性、耐磨性以及抗光氧化性,以此提高拉头的多项理化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65~85份、合金粉15~25份、耐磨纤维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6份、相容剂1~5份以及稳定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65~85份、合金粉15~25份、耐磨纤维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6份、相容剂1~5份以及稳定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为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的制备方法为:1)75%硫酸溶液配置:在室温条件下,缓慢将700mL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加入到350mL水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1L;2)羊毛纤维溶解:称量1重量份的羊毛纤维,并将羊毛纤维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羊毛纤维加入100mL75%硫酸溶液进行溶解,盖上瓶塞,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60min,此操作在室温下进行,使羊毛纤维完全溶解;3)将4份重量份的碳纤维磨碎成粉末;4)将15份重量份的聚醚醚酮加热至熔融状态,并将羊毛纤维溶解液与碳纤维粉末放入其中搅拌均匀,再将共混物加入螺旋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状物,再对条状物重新进行纤维纺丝处理,室温冷却18h后制得聚醚醚酮/碳纤维/羊毛纤维复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新益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