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01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包括风机、过滤室、干燥室、电离子除杂室、吸附室、箱体和除水室,所述风机的输出管与箱体内部上侧面连接,所述过滤室设置在箱体内部靠左上部位置,所述除水室、吸附室、干燥室和电离子除杂室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内部,且所述除水室、吸附室、干燥室和电离子除杂室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箱体远离风机的一侧面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气体进行过滤、干燥和除杂,对气体进行净化后再散布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气体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现有技术中垃圾填埋是处理可降解垃圾的方式,但传统的垃圾填埋区内部的垃圾常年堆积会出现大量的气体,气体散布出去,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包括风机、过滤室、干燥室、电离子除杂室、吸附室、箱体和除水室,所述风机的输出管与箱体内部上侧面连接,所述过滤室设置在箱体内部靠左上部位置,所述除水室、吸附室、干燥室和电离子除杂室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内部,且所述除水室、吸附室、干燥室和电离子除杂室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箱体远离风机的一侧面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除水室还包括吸水棉网;所述吸水棉网设置在除水室内部。优选的,所述吸附室还包括吸附棉网;所述吸附棉网设置在吸附室内部。优选的,所述干燥室还包括辅助干燥机构;所述辅助干燥机构包括电动机、加热管和发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发热管内部,所述发热管由箱体上的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发热管转动连接在干燥室内部。优选的,所述电离子除杂室还包括静电网和电磁吸附管;所述静电网和电磁吸附管均设置在电离子除杂室内部。优选的,所述过滤室内部还包括载板、气缸、硬刷、转轴、扭簧和端门;所述过滤室和箱体接触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端门,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扭簧,所述气缸设置在过滤室对应端门的一侧内壁,所述载板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硬刷与载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过滤室、干燥室、电离子除杂室、吸附室和除水室,对气体进行过滤、干燥和除杂,对气体进行净化后再散布出去;2、本技术通过载板、气缸、硬刷、转轴、扭簧和端门,该设计可将气体内部的颗粒杂质进行清理,并自动排出,保证设备的通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辅助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风机;2.过滤室;3.吸附棉网;4.干燥室;5.静电网;6.电离子除杂室;7.电磁吸附管;8.辅助干燥机构;9.吸附室;10.箱体;11.吸水棉网;12.除水室;13.载板;14.气缸;15.硬刷;16.转轴;17.扭簧;18.端门;81.电动机;82.加热管;83.发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包括风机1、过滤室2、干燥室4、电离子除杂室6、吸附室9、箱体10和除水室12,所述风机1的输出管与箱体10内部上侧面连接,所述过滤室2设置在箱体10内部靠左上部位置,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10内部,且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箱体10远离风机1的一侧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除水室12还包括吸水棉网11;所述吸水棉网11设置在除水室12内部;所述吸附室9还包括吸附棉网3;所述吸附棉网3设置在吸附室9内部;所述干燥室4还包括辅助干燥机构8;所述辅助干燥机构8包括电动机81、加热管82和发热管83;所述加热管82设置在发热管83内部,所述发热管83由箱体10上的电动机8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发热管83转动连接在干燥室4内部;所述电离子除杂室6还包括静电网5和电磁吸附管7;所述静电网5和电磁吸附管7均设置在电离子除杂室6内部;本技术在工作时:风机1工作将气体抽入箱体10,依次穿过过滤室2、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吸水棉网11对气体进行初步的干燥,吸附棉网3对气体内部的颗粒杂质进行吸附,电动机81的输出端带动发热管83转动,发热管83转动将加热管82散布的热量散布至干燥室4内部,对气体进行充分的干燥,静电网5和电磁吸附管7对气体内部的电离子杂质进行清除。实施例二所述过滤室2内部还包括载板13、气缸14、硬刷15、转轴16、扭簧17和端门18;所述过滤室2和箱体10接触面通过转轴16转动连接有端门18,所述转轴16外表面设置有扭簧17,所述气缸14设置在过滤室2对应端门18的一侧内壁,所述载板13与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硬刷15与载板13固定连接;工作流程:气体内部的颗粒杂质残留在过滤室2内部,运行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端带动载板13向着端门18的方向移动,载板13带动硬刷15向着端门18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颗粒杂质向着端门18的方向移动,直至载板13和硬刷15与端门18相接触,并带动端门18通过转轴16转动,将颗粒杂质推出过滤室2内部,清理完毕后,气缸14带动硬刷15回位,扭簧17带动端门18回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过滤室(2)、干燥室(4)、电离子除杂室(6)、吸附室(9)、箱体(10)和除水室(12),所述风机(1)的输出管与箱体(10)内部上侧面连接,所述过滤室(2)设置在箱体(10)内部靠左上部位置,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10)内部,且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箱体(10)远离风机(1)的一侧面开设有透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过滤室(2)、干燥室(4)、电离子除杂室(6)、吸附室(9)、箱体(10)和除水室(12),所述风机(1)的输出管与箱体(10)内部上侧面连接,所述过滤室(2)设置在箱体(10)内部靠左上部位置,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箱体(10)内部,且所述除水室(12)、吸附室(9)、干燥室(4)和电离子除杂室(6)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箱体(10)远离风机(1)的一侧面开设有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室(12)还包括吸水棉网(11);所述吸水棉网(11)设置在除水室(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室(9)还包括吸附棉网(3);所述吸附棉网(3)设置在吸附室(9)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区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惠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