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98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脉冲除尘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针对现有的在使用中,因除尘器内吸入的灰尘中夹杂着杂物,会导致除尘器的淤堵,时间一长,会对除尘器造成损伤,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且布袋与开口相连通,开口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对壳体内吸入的灰尘杂物进行过滤清理,防止了壳体的淤堵,减小了壳体的损坏,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
本技术涉及脉冲除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910419422.5公开了一种了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进风管、除尘器本体以及出风管相依次连接,除尘器本体侧边下方设置有控制箱,除尘器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净气室、滤袋室和集灰斗,进风管设置在滤袋室下方一侧上,出风管设置在净气室的另一侧边上;净气室、滤袋室由挡板和花板隔开,挡板与花板为一体结构,挡板设置于花板上方,所述滤袋室设置有振动板,净气室内底部设有喷吹清灰装置,滤袋通过袋笼固定在花板上,滤袋套入振动板上,振动板设置于滤袋下方的位置,振动板连接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安装滤袋室的外侧,滤袋室中央位置设置有振动轴和振动带,动轴与振动电机相连接,振动轴上设有振动带,振动带交错分布固定在振动轴上,对滤袋进行反复击打;在使用中,因除尘器内吸入的灰尘中夹杂着杂物,会导致除尘器的淤堵,时间一长,会对除尘器造成损伤,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使用中,因除尘器内吸入的灰尘中夹杂着杂物,会导致除尘器的淤堵,时间一长,会对除尘器造成损伤,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且布袋与开口相连通,开口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开口上方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和放置槽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杆,安装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并固定安装有偏心轮,过滤板对壳体内灰尘中夹杂的杂物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嵌入板,嵌入板的一端延伸至开口内并固定安装有刷板,刷板远离嵌入板的一端与过滤板相接触,且嵌入板的顶部与偏心轮相接触,刷板将过滤板上粘附的杂物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位于放置槽上方的第二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啮合有第一链条,且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一链条与安装杆传动连接,安装杆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链条,且安装杆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一转动杆传动连接,安装杆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套设在限位杆外侧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嵌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起到限位和复位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与开口相连通,壳体的底部铰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与收集槽密封配合,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进尘口,密封板对收集槽进行密封。本技术中,所述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使用中,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链条带动安装杆进行移动,第一转动杆带动过滤板进行转动,过滤板对灰尘内的杂物进行过滤,同时,安装杆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偏心轮带动嵌入板进行移动;嵌入板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刷板对过滤板上粘附的杂物进行清理,使杂物落入收集槽内,然后打开密封板清理收集槽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对壳体内吸入的灰尘杂物进行过滤清理,防止了壳体的淤堵,减小了壳体的损坏,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开口、3布袋、4固定板、5第一转动孔、6第一转动杆、7过滤板、8放置槽、9转动槽、10安装杆、11偏心轮、12安装板、13限位板、14限位槽、15限位杆、16嵌入板、17刷板、18第二转动孔、19第二转动杆、20旋转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3,且布袋3与开口2相连通,开口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4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过滤板7,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开口2上方的放置槽8,放置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9,且转动槽9和放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并固定安装有偏心轮11。本技术中,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嵌入板16,嵌入板16的一端延伸至开口2内并固定安装有刷板17,刷板17远离嵌入板16的一端与过滤板7相接触,且嵌入板16的顶部与偏心轮11相接触。本技术中,壳体1上开设有位于放置槽8上方的第二转动孔18,第二转动孔18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9,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20,且第二转动杆19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与旋转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第二转动杆19的外侧啮合有第一链条,且第二转动杆19通过第一链条与安装杆10传动连接,安装杆10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链条,且安装杆10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一转动杆6传动连接。本技术中,限位板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套设在限位杆15外侧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嵌入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与开口2相连通,壳体1的底部铰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与收集槽密封配合,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进尘口。实施例二参照图1-3,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布袋3,且布袋3与开口2相连通,开口2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4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开口2上方的放置槽8,放置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9,且转动槽9和放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3),且布袋(3)与开口(2)相连通,开口(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4)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过滤板(7),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开口(2)上方的放置槽(8),放置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9),且转动槽(9)和放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并固定安装有偏心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3),且布袋(3)与开口(2)相连通,开口(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5),第一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4)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过滤板(7),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开口(2)上方的放置槽(8),放置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9),且转动槽(9)和放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内并固定安装有偏心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除尘器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嵌入板(16),嵌入板(16)的一端延伸至开口(2)内并固定安装有刷板(17),刷板(17)远离嵌入板(16)的一端与过滤板(7)相接触,且嵌入板(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引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