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596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测定污染水体的溶液pH值,根据水体pH范围,投加一定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无机混凝剂,在一定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凝处理;2)步骤1)结束后,将反应废水和生成的絮体共同转移至超滤体系,利用超滤膜片进行超滤处理;3)步骤2)结束后利用纯水对超滤膜片进行反冲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针对不同pH废水优化的无机混凝剂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投加剂量范围,通过对混凝效率和混凝絮体性质进行调控,能有效缓解混凝‑膜滤工艺对膜污染程度,提高膜通量恢复效率,从而有效延长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超滤工艺作为膜分离技术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深度水处理工艺,它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安全性高、占地面积小、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被称为第三代饮用水处理技术。在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方面,超滤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膜污染而导致膜性能的下降不仅会降低膜通量,还会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寻求经济高效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对于恢复膜通量,延长膜的使用周期和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膜污染控制的方法,经检索,已有相关的申请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441848,公开日期为2011年7月20日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膜污染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新膜表面进行预处理;之后用反渗透水进行反冲洗和浸泡;2)将经上述处理后的膜用于处理含油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污水,使用时一并投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膜污染后,经反渗透水冲洗即可恢复通量。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含油污水中阳离子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首先测定污染水体的溶液pH值,根据水体pH范围,分别投加一定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无机混凝剂,在一定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凝处理;/n2)步骤1)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和生成的絮体共同转移至超滤装置,利用超滤膜片进行超滤处理;/n3)步骤2)结束后利用纯水对超滤膜片进行反冲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滤处理微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测定污染水体的溶液pH值,根据水体pH范围,分别投加一定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无机混凝剂,在一定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凝处理;
2)步骤1)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和生成的絮体共同转移至超滤装置,利用超滤膜片进行超滤处理;
3)步骤2)结束后利用纯水对超滤膜片进行反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处理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机混凝剂的投加量为20~200mg/L,所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0.15~4.5mg/L的浓度进行投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滤处理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废水pH值为4~6时,所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0.15~0.45mg/L的浓度进行投加;pH为7~8时,所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0.45~2.25mg/L的浓度进行投加;pH为9~10时,所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2.25~4.5mg/L的浓度进行投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滤处理生物污染废水的膜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混凝剂包括硫酸钛、四氯化钛、钛凝胶、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萌徐旻周立祥梁剑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