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82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包括运输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封装部和打包机;所述运输部,包括运输带和运输底座;所述中端搬运机器人,将运输底座和纸箱一起搬运至封装部,完成胶带粘帖封装后,再将纸箱运输至打包机旁的输入传送带上,准备进行扎带捆扎;所述封装部,包括龙门架和两个设置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封装臂,所述龙门架还设置有胶带卷、胶带移动夹座和切断装置,所述封装臂将切段的胶带段粘帖在纸箱上,完成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能够在产品放入纸箱后,自动进行封装黏胶带,并且进行扎带捆扎的时候能够保护纸箱,避免其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企业产品完成生产后,需要打包进行运输。目前的绝大部分的企业采用人工打包的方式进行包装。这导致效率低下,并且包装时,特别是纸箱包装产品时,需要利用胶带贴合,再使用利用扎带将纸箱包裹。这其中需要使用到剪刀,热熔枪等工具,人工的方式就存在安全隐患。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纸箱打包机了,但是这些机器没有防护措施,而纸箱毕竟制造材料是纸张,因此在打包的时候,打包带的力度过大时容易造成纸箱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能够在产品放入纸箱后,自动进行封装黏胶带,并且进行扎带捆扎的时候能够保护纸箱,避免其破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包括运输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封装部和打包机;所述运输部,包括运输带和运输底座,所述运输底座设置有测重装置,用于检测纸箱和产品的总重量从而判定产品类型;所述中端搬运机器人,将运输底座和纸箱一起搬运至封装部,完成胶带粘帖封装后,再将纸箱运输至打包机旁的输入传送带上,准备进行扎带捆扎;所述封装部,包括龙门架和两个设置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封装臂,所述龙门架还设置有胶带卷、胶带移动夹座和切断装置,所述封装臂将切段的胶带段粘帖在纸箱上,完成封装;所述打包机,包括机座和捆扎架,所述捆扎架处落下长度足够的扎带,扎带落在纸箱上,再因为惯性使得两端部绕着纸箱回转,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热熔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夹住两端部,使其被热熔装置加热熔融后,啮合在一起;完成打包后,机座上方的滚动棍将纸箱移动至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上运走。所述运输带上设置有成对的移动支撑梁,所述运输底座底部设置有一对限位支撑梁,将运输底座放置于运输带上时,所述限位支撑梁位于移动支撑梁之间从而限制运输底座在运输带上移动并被其输送;所述运输底座上安装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底部和所述运输底座内底之间设置有测重装置;所述运输底座外壁设置有一圈发光环,所述发光环根据测重装置检测的重量不同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述运输带底部位于限位支撑梁外侧各设置有两片下导电片,每根所述移动支撑梁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所述运输底座压在所述移动支撑梁上时使得两片下导电片和上导电片贴合实现电路连通,所述上导电片接入外界电网。所述龙门架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有齿条,所述封装臂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设置有电机齿轮组合啮合该齿条并驱使移动座移动;所述移动座侧边转动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端头设置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底部设置有上夹头,所述移动筒内活动套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底部设置有下夹头,所述上夹头和所述下夹头相贴近的平面为夹持面,上夹头的夹持面设置有摩擦系数较高,而下夹头的夹持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上夹头和所述下夹头的侧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龙门架其中一根支柱的侧边设置有胶带固定座,所述胶带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胶带卷,所述第二轨道上靠近所述胶带卷处设置有上下两个切割座,所述切割座设置有可伸出的切割头,所述切割头之间连接有发热丝,所述切割头伸出后能够切割胶带。所述第二轨道上活动设置有所述胶带移动夹座,所述胶带移动夹座设置有夹持口,所述夹持口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夹持和下夹持板,所述上夹持和所述下夹持板相互靠近从而夹持所述胶带,两者的相贴近的面为夹持面;所述上夹持的夹持面设置有摩擦系数较高的橡胶层,所述下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若干根凸条,所述凸条表面为油性从而不被胶带粘帖。所述胶带卷和所述切割座之间设置有三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用于搁置胶带从而使得胶带端头保持水平,所述导向柱表面为油性材料避免被胶带粘帖。所述胶带卷和所述切割座之间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轨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胶带移动夹座的两侧壁底部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其距离所述第一限位块或所述第二限位块过近时停止所述胶带移动夹座继续移动。所述打包机的捆扎架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支撑柱,每组支撑柱包括两根支撑柱,每根所述支撑柱的朝向所述捆扎架的侧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防护头,所述防护头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端部设置有挡头,所述防护头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为所述波纹管灌入空气从而使得波纹管伸长;所述支撑柱侧壁上部可拆卸设置有安装板,上方的防护头安装固定在安装板上从而可随着安装板调整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能够在产品放入纸箱后,自动进行封装黏胶带,并且进行扎带捆扎的时候能够保护纸箱,避免其破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运输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运输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封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封装臂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胶带移动夹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包机结构示意图。图8是防护头周边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如图1至8所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包括运输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封装部和打包机;所述运输部,包括运输带1和运输底座2,所述运输底座2设置有测重装置,用于检测纸箱和产品的总重量从而判定产品类型;所述中端搬运机器人,将运输底座2和纸箱一起搬运至封装部,完成胶带粘帖封装后,再将纸箱运输至打包机旁的输入传送带601上,准备进行扎带捆扎;所述封装部,包括龙门架3和两个设置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封装臂4,所述龙门架3还设置有胶带卷34、胶带移动夹座5和切断装置,所述封装臂4将切段的胶带段粘帖在纸箱上,完成封装;所述打包机,包括机座6和捆扎架61,所述捆扎架61处落下长度足够的扎带,扎带落在纸箱上,再因为惯性使得两端部绕着纸箱回转,所述机座6内设置有热熔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夹住两端部,使其被热熔装置加热熔融后,啮合在一起;完成打包后,机座6上方的滚动棍将纸箱移动至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602上运走。本装置可以利用一个运输部搭配多个封装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和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封装部和打包机;/n所述运输部,包括运输带(1)和运输底座(2),所述运输底座(2)设置有测重装置,用于检测纸箱和产品的总重量从而判定产品类型;/n所述中端搬运机器人,将运输底座(2)和纸箱一起搬运至封装部,完成胶带粘帖封装后,再将纸箱运输至打包机旁的输入传送带(601)上,准备进行扎带捆扎;/n所述封装部,包括龙门架(3)和两个设置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封装臂(4),所述龙门架(3)还设置有胶带卷(34)、胶带移动夹座(5)和切断装置,所述封装臂(4)将切段的胶带段粘帖在纸箱上,完成封装;/n所述打包机,包括机座(6)和捆扎架(61),所述捆扎架(61)处落下长度足够的扎带,扎带落在纸箱上,再因为惯性使得两端部绕着纸箱回转,所述机座(6)内设置有热熔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夹住两端部,使其被热熔装置加热熔融后,啮合在一起;/n完成打包后,机座(6)上方的滚动棍将纸箱移动至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602)上运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部、中端搬运机器人、封装部和打包机;
所述运输部,包括运输带(1)和运输底座(2),所述运输底座(2)设置有测重装置,用于检测纸箱和产品的总重量从而判定产品类型;
所述中端搬运机器人,将运输底座(2)和纸箱一起搬运至封装部,完成胶带粘帖封装后,再将纸箱运输至打包机旁的输入传送带(601)上,准备进行扎带捆扎;
所述封装部,包括龙门架(3)和两个设置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封装臂(4),所述龙门架(3)还设置有胶带卷(34)、胶带移动夹座(5)和切断装置,所述封装臂(4)将切段的胶带段粘帖在纸箱上,完成封装;
所述打包机,包括机座(6)和捆扎架(61),所述捆扎架(61)处落下长度足够的扎带,扎带落在纸箱上,再因为惯性使得两端部绕着纸箱回转,所述机座(6)内设置有热熔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夹住两端部,使其被热熔装置加热熔融后,啮合在一起;
完成打包后,机座(6)上方的滚动棍将纸箱移动至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602)上运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1)上设置有成对的移动支撑梁(11),所述运输底座(2)底部设置有一对限位支撑梁(21),将运输底座(2)放置于运输带(1)上时,所述限位支撑梁(21)位于移动支撑梁(11)之间从而限制运输底座(2)在运输带(1)上移动并被其输送;所述运输底座(2)上安装有放置平台(221),所述放置平台(221)底部和所述运输底座(2)内底之间设置有测重装置;所述运输底座(2)外壁设置有一圈发光环,所述发光环根据测重装置检测的重量不同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述运输带(1)底部位于限位支撑梁(21)外侧各设置有两片下导电片(24),每根所述移动支撑梁(11)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所述运输底座(2)压在所述移动支撑梁(11)上时使得两片下导电片(24)和上导电片贴合实现电路连通,所述上导电片接入外界电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32),所述第一轨道(31)设置有齿条,所述封装臂(4)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设置有电机齿轮组合啮合该齿条并驱使移动座移动;所述移动座侧边转动设置有转动筒(41),所述转动筒(41)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411),所述第一活塞杆(411)端头设置有移动筒(42),所述移动筒(42)底部设置有上夹头(43),所述移动筒(42)内活动套设有第二活塞杆(421),所述第二活塞杆(421)底部设置有下夹头(44),所述上夹头(43)和所述下夹头(4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