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81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包括机架和夹板,所述机架的末端两侧固定有连接片,且机架的中部两侧分布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末端固定有夹板,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有左导轨,且左导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导轨,所述左导轨的一侧中部外壁贯穿有放线孔。该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设置有托手,托手沿木棉杆的竖直中轴线处对称分布,且托手的内壁呈弧面状分布,整个托手起到良好的支撑固定作用,保证木棉杆在固定放置过程中呈水平垂直状分布,满足后续对该木棉杆进行缠绕固定需求,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牛饲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
技术介绍
眉斑并脊天牛雄成虫体型较瘦小,体长12.7毫米;雌虫体型较粗壮,体长15.5毫米,其腹部末节的腹面中央有一细纵凹沟。成虫鞘翅淡黄褐色,肩角黑色,小盾片黑色,后缘灰白,每个鞘翅端部有两个黑斑,被灰白色绒毛所隔开,眉斑并脊天牛成虫喜食木棉和美丽吉贝,其次是蚬木、苦楝和桂花树。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广西南宁市木棉种植数量大幅度增加,该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其严重发生时,常导致木棉树连片枯死,严重地影响城市绿化成果和市容景观。因此,对眉斑并脊天牛的生物学研究,从而为其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眉斑并脊天牛在南宁一年发生4代,平均世代历期为70d,主要以4龄幼虫在受害枝干内越冬。眉斑并脊天牛成虫主要以取食韧皮部汁液,其次是茎部汁液以维持生命,实验种群室内饲养的保质保量,需要保证长期大量提供新鲜的木棉枝条。新鲜木棉收集及购买后,需要按照一定的长度切割处理,后放置于收纳盒用保鲜膜密封,置于冰柜储藏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包括机架(1)和夹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末端两侧固定有连接片(2),且机架(1)的中部两侧分布有侧支架(3),所述侧支架(3)的末端固定有夹板(4),所述连接片(2)的一端连接有左导轨(5),且左导轨(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铰链(6),所述连接铰链(6)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导轨(7),所述左导轨(5)的一侧中部外壁贯穿有放线孔(8),所述左导轨(5)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9),所述左导轨(5)与右导轨(7)的连接处中部外壁分布有木棉杆(15),且木棉杆(15)的末端固定有旋转机构(10),所述木棉杆(15)的两侧分布有托手(12),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包括机架(1)和夹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末端两侧固定有连接片(2),且机架(1)的中部两侧分布有侧支架(3),所述侧支架(3)的末端固定有夹板(4),所述连接片(2)的一端连接有左导轨(5),且左导轨(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铰链(6),所述连接铰链(6)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导轨(7),所述左导轨(5)的一侧中部外壁贯穿有放线孔(8),所述左导轨(5)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9),所述左导轨(5)与右导轨(7)的连接处中部外壁分布有木棉杆(15),且木棉杆(15)的末端固定有旋转机构(10),所述木棉杆(15)的两侧分布有托手(12),且托手(1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架(11),所述侧支架(3)的内侧中部分布有自动切割刀锯(14),且自动切割刀锯(14)的上端分布有线圈固定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牛饲养饵料高效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12)沿木棉杆(15)的竖直中轴线处对称分布,且托手(12)的内壁呈弧面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子舒陆温李洪汉张玉静黎海霖陈冬宇周上朝黄慧欣郑霞林王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