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疫不同时期客车与货车两用的轨道列车。
技术介绍
对于当前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而言,在出现大规模疫情时,通常已无法满足疫情对轨道交通提出的新要求:1、短期内出现客货运营的矛盾:受疫情影响,客运交通运输量骤减,而疫情援助、防控重点物资、人民生活物资对运力和速度的需求急速巨增。2、运行形式的定制新需求:根据政府和企业服务返岗复工需求,结合客流分析和当前疫情形势,包专列、包车厢等定制化行程。3、乘坐方式、列车环境的要求以及人员健康有效监控:乘车因病毒一米以上有效隔离间距要求,需采取间隔性座位排列,走行预定线路通道分列上车。同时要求列车环境安全可控,终到列车车体全面消毒防疫。乘客及工作人员站内、车上温度、症状检测,部分地区需要进行健康信息申报,每列车上预留隔离车厢对非健康症状的人员有效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轨道列车,以至少实现轨道列车中的车载部件灵活可动且可以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的至少一节车厢,其特征在于,/n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厢内部构造成空管化结构,均设置有多个可动或可移出的车载部件,其中,每个所述车载部件与相应的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厢可相对移动或移出地模块化连接且设置有多个模块化可扩展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的至少一节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厢内部构造成空管化结构,均设置有多个可动或可移出的车载部件,其中,每个所述车载部件与相应的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厢可相对移动或移出地模块化连接且设置有多个模块化可扩展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部件至少包括三合一救护接驳座椅、折叠可拆行李架、隔离罩、紫外线消毒灯、缓释气态二氧化氯装置扩装接口、车厢一体化地板表层、自动售卖机、排污消毒处置系统、病毒捕获净化消毒装置、乘客健康监控系统、新风换气及负压净化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列车包括多节所述车厢,并且其中至少一节所述车厢的所有车载部件能够从所述车厢中移除,以使所述车厢构造成所述空管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列车上设置有医疗设备供电电源,并且在至少一节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医疗设备供电插口,其中,所述医疗设备供电插口与所述医疗设备供电电源连接并用于为医疗设备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节所述车厢内安装有三合一救护接驳座椅,所述座椅能够在座椅状态、床铺状态及救护接驳车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座椅的右侧扶手上表面位置内置有测温仪,所述座椅的底部设置带有窝槽的万向轮以在卡装于所述车厢的地板内的位置和滑动移出所述车厢的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座椅包括第一构型座椅和第二构型座椅,
所述第一构型座椅包括椅座、可相对于所述椅座旋转的椅背、能够从所述椅背伸出的支腿、以及上延长部,所述上延长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顶部并且内部容纳有负压隔离罩,在所述上延长部伸出的位置,所述负压隔离罩能够从所述上延长部中拉出,在所述第一构型座椅放平为所述救护接驳车状态时,所述上延长部作为脚部延长承载区并且所述负压隔离罩能够罩住整个所述第一构型座椅;
所述第二构型座椅包括椅座、可相对于所述椅座旋转的椅背、能够从所述椅背伸出的支腿、以及所述椅背两侧各一个的侧位延长部,其中,所述侧位延长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椅座的边缘以作为所述救护接驳车状态的扶手,并且在所述救护接驳车状态下,设在所述椅背处的所述支腿露出并垂直支撑于地面,所述椅座的腿部枢转至与所述椅座齐平的水平位置,所述腿部的背侧容纳有能够拉出罩住整个所述第二构型座椅的负压隔离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健康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门的上门框的人脸识别模块、安装在车门的门框内橡胶件中的体温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测温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语博,李明高,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