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9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痛微针,该无痛微针包括针本体和功能层;所述针本体包括针柄和针尖;所述针柄与功能层连接;功能层包括自发热层和设置在自发热层下方的磁疗层或中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痛微针具有轻微麻醉镇痛的作用,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痛感;自发热层有隔绝膜可揭,当揭开隔绝膜后,自发热层与空气接触,开始发热;磁疗层或中药层的设置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抗炎镇痛,借助发热层发热后直接作用于患处,药力渗透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痛微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痛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埋针疗法,是中医治疗中以特制的皮内针(微针)固定于穴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皮内针疗法,皮内针能给皮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皮内针,一方面在刺入时疼痛,对疼痛敏感患者造成身心影响;另一方面,现有微针仅仅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而没有与磁疗、热疗等其他中医疗法结合起来,因此起到的治疗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痛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将热疗、磁疗与麻醉结合,达到无痛针灸、治疗效果的最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痛微针,包括针本体和功能层;所述针本体包括针柄和针尖;所述针柄与功能层连接;功能层包括自发热层和设置在自发热层下方的磁疗层或中药层。所述无痛微针设置有镇痛层,镇痛层上设置有与针尖相配合的孔洞。所述隔绝层设置在自发热层上层,将自发热层全部覆盖。所述隔绝层上设置有撕拉端。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热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和氮气保护下,将还原铁粉20份,木粉10份,活性炭5份,食盐2份和水适量,混合成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加入到合成树脂薄膜中,压制成单面带有微孔的片状,即得。进一步的,所述磁疗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将磁粉15-20份、干姜粉15份混合,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5份混匀,用铝化膜包裹,压制成双面带有微孔的片状,即得。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需中药粉末用铝化膜包裹,压制成双面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进一步的,所述镇痛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川乌9份、草乌9份、生南星9份、蟾蜍1份和胡椒20份研磨成80-500细粉,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5份,搅拌均匀,用铝化膜包裹后,压成双面带有微孔的片状,即得。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大小为0.3-0.8mm,通过在膜层上采用设备均匀扎取得到的。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热层、磁疗层、中药层和镇痛层的厚度为1-3mm。一种无痛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功能层a.磁疗层制备磁粉15-20份与干姜粉15份混合均匀,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5份混匀,用铝化膜包裹,压制成双面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b.自发热层制备在真空和氮气保护下,还原铁粉20份,木粉10份,活性炭5份,食盐2份和水适量混为糊状,然后加入到合成树脂,压制成上层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2)层叠放置并连接依次按上下顺序将隔绝层、自发热层和磁疗层连接,其中隔绝层与自发热层带微孔面连接;(3)镇痛层制备将川乌9份、草乌9份、生南星9份、蟾蜍1份、胡椒20份研磨成80-500细粉,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5份,搅拌均匀,用铝化膜包裹,压成双面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4)无痛微针制备将功能层下端的磁疗层与针柄固定连接,针尖与镇痛层中间的孔洞相配合,将其固定并进行密封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无痛微针。一种无痛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功能层a.中药层制备将所需中药粉末用铝化膜包裹,压制成双面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b.自发热层制备在真空和氮气保护下,还原铁粉20份,木粉10份,活性炭5份,食盐2份和水适量混为糊状,然后加入到合成树脂,压制成上层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2)层叠放置并连接依次按上下顺序将隔绝层、自发热层和中药层连接,其中隔绝层与自发热层带微孔面连接;(3)无痛微针制备将功能层下端的中药层与针柄固定连接,将其固定并进行密封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无痛微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现有技术中针灸治疗给患者带来局部刺激性疼痛,往往不能耐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无痛微针,设置有镇痛层,其内包含的镇痛材料具有轻微麻醉镇痛的作用,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痛感。(2)本专利技术的无痛微针的自发热层有隔绝膜可揭,当揭开隔绝膜后,自发热层与空气接触,开始发热。(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无痛微针,设置有自发热层和磁疗层,磁疗层为将磁粉、干姜粉、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后用铝化膜压制成薄膜而成,其具有磁疗作用,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抗炎镇痛,借助发热层发热后直接作用于磁疗层,通过经络传导,与磁疗相辅相成,使磁疗材料中的磁力和药力渗透更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无痛微针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无痛微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无痛微针拆卸示意图。其中,1-针本体,11-针身,12-针柄,13-针尖,2-功能层,21-自发热层,22-磁疗层,3-隔绝层,31-撕开端,4-镇痛层,41-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一般针灸治疗,只要治疗的针灸里有针柄和针体,都可在针柄上采取自发热层与磁疗层链接固定装置,起到针灸磁疗,热疗作用,是现代针灸的一项重大改革。一种无痛微针,包括针本体和功能层;所述针本体包括针柄和针尖;所述针柄与功能层连接;功能层包括自发热层和设置在自发热层下方的磁疗层或中药层。所述无痛微针设置有镇痛层,镇痛层上设置有与针尖相配合的孔洞。所述隔绝层设置在自发热层上层,将自发热层全部覆盖。所述隔绝层上设置有撕拉端。所述自发热层是将自发热材料置于合成树脂薄膜中,制成上层带有微孔的薄片,所述磁疗层是将磁疗材料置于铝化膜中,制成带有微孔的金属膜薄片;所述中药层是将中药材料置于铝化膜中,制成带有微孔的金属膜薄片;所述隔绝层设置于功能层最上端,隔绝层上设置有撕拉端;所述磁疗铝化膜层的面积小于自发热树脂层且位于自发热树脂层中间位置;所述镇痛层是将镇痛材料置于铝化膜中,压成下层带有微孔的薄片,所述镇痛层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针尖相配合的孔洞。所述自发热材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分组成:还原铁粉20份,木粉10份,活性炭5份,食盐2份,水适量。所述自发热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和氮气保护下,将各组分混合成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加入到合成树脂薄膜中,压制成单面(与隔绝层接触的面)带有微孔的片状即得。所述磁疗材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分组成:磁粉15-20份、干姜粉15份、海藻酸钠5份和水适量。所述磁疗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磁粉与干姜粉混合,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混匀,用铝化膜包裹,压制成双面带有微孔的薄片,即得。所述镇痛材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分组成:川乌9份、草乌9份、生南星9份、蟾蜍1份、胡椒20份、海藻酸钠5份和水适量。所述镇痛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川乌、草乌、蟾蜍,生南星和胡椒研磨成80-500细粉,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海藻酸钠,搅拌均匀,用铝化膜包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本体和功能层;所述针本体包括针柄和针尖;所述针柄与功能层连接;功能层包括自发热层和设置在自发热层下方的磁疗层或中药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本体和功能层;所述针本体包括针柄和针尖;所述针柄与功能层连接;功能层包括自发热层和设置在自发热层下方的磁疗层或中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痛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位置设置有镇痛层,镇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纯陈民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