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8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装置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回收桶,装置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装置本体一端设有固定杆,装置本体另一端设有收集箱,装置本体内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两端设有齿轮,齿轮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同轴连接,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杆,传送带表面均匀开设有小孔,小孔内部套接有挤压斗,装置本体顶部设有凹槽,凹槽侧边设有刀口,装置本体侧边设有回收桶,回收桶通过导管连接有抽风机,装置本体侧边设有支持杆,支持杆顶部下方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底部焊接有挤压板,挤压板下部设有挤压筒,挤压筒焊接与支撑杆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杆反复挤压,使艾绒更密实,提高了艾绒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五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一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艾绒经过挤压制成艾柱,挤压的越实越好,但现有的艾柱制作方法复杂,且挤压不密实,没有自动制作艾柱的装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艾柱制作方法复杂,且挤压不密实,没有自动制作艾柱的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回收桶,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装置本体另一端设有收集箱,且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传送带表面均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回收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有固定杆(12),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端设有收集箱(6),且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两端设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内部设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21)同轴连接,所述齿轮(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12),所述传送带(2)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小孔(23),所述小孔(23)内部套接有挤压斗(22),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侧边设有刀口(13),所述装置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回收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有固定杆(12),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端设有收集箱(6),且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两端设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内部设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21)同轴连接,所述齿轮(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12),所述传送带(2)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小孔(23),所述小孔(23)内部套接有挤压斗(22),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侧边设有刀口(13),所述装置本体(1)侧边设有回收桶(4),所述回收桶通过导管连接有抽风机(41),所述抽风机(41)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凹槽(14)侧边,所述装置本体(1)侧边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呈L型结构,且所述支撑杆(11)顶部下方设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底部焊接有挤压板(31),所述挤压板(31)下部设有挤压筒(5),所述挤压筒(5)焊接于所述支撑杆(11)侧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婷楚思范恒胡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