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8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杆、支撑管、夹持爪和控制器,夹持杆上有把手,所述把手下方铰接刹把,所述支撑管为管体,支撑管顶端环形阵列有多个向外倾斜的支撑爪,夹持爪为杆体,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爪和刹车线,所述控制爪包括套环和控制杆,夹持爪在刹把不受力时向第二竖管靠拢,夹持爪的自由端向第二竖管的中心收缩,方便伸进窄口的毛坯内,当支撑爪抵在毛坯瓶底时,手动收紧刹把,刹把拉动刹车线,使连杆带动套环向下滑动,套环向下滑动时控制杆拉动夹持爪向四周撑起,卡在瓶肩上,与支撑爪共同夹持住窄口的毛坯,夹持稳定,内外壁上釉一次完成,且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器上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上釉是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对于窄口瓷器的毛坯由于开口小,难夹持,且外部和内部均难以机械上釉,只能手工上釉,但手工上釉费时费力,对于窄口的毛坯至少需要上釉两次,一次是内胆上釉,一次是外壁上釉,对于中型的毛坯仅外壁手工上釉就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不仅速度慢,还非常难以控制,同时现有夹持装置很难夹持窄口的毛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窄口瓷器需要上釉两次且现有夹持装置难以夹持窄口瓷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窄口瓷器的夹持装置,并且夹持窄口瓷器一次性完成上釉工作,夹持稳定,上釉速度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杆、支撑管、夹持爪和控制器;所述夹持杆为一端高一端低的“U”形结构的管状体,所述“U”形结构的管状体由竖直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底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横管两端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杆(1)、支撑管(2)、夹持爪(3)和控制器(4);/n所述夹持杆(1)为一端高一端低的“U”形结构的管状体,所述“U”形结构的管状体由竖直的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底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横管(13)两端构成,所述第一竖管(11)的高度大于第二竖管(12)的高度,第一竖管(11)上端水平连接有把手(111),所述把手(111)为管体,把手(111)与第一竖管(11)上端连通,把手(111)底部铰接有刹把(112),第一竖管(11)对应刹把(112)处设置有贯穿第一竖管(11)周壁的第一刹车通孔,所述第二竖管(12)下部有贯穿第二竖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瓷器上釉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杆(1)、支撑管(2)、夹持爪(3)和控制器(4);
所述夹持杆(1)为一端高一端低的“U”形结构的管状体,所述“U”形结构的管状体由竖直的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底端分别连通在第一横管(13)两端构成,所述第一竖管(11)的高度大于第二竖管(12)的高度,第一竖管(11)上端水平连接有把手(111),所述把手(111)为管体,把手(111)与第一竖管(11)上端连通,把手(111)底部铰接有刹把(112),第一竖管(11)对应刹把(112)处设置有贯穿第一竖管(11)周壁的第一刹车通孔,所述第二竖管(12)下部有贯穿第二竖管(12)周壁的长方形通孔(121),所述长方形通孔(121)下方有两端连接在第二竖管(12)内壁上的限位杆(122),所述限位杆(122)上有竖直的第二刹车通孔,长方形通孔(121)上方的第二竖管(12)外壁上环形阵列有竖直状的第一凸耳(123),所述第一凸耳(123)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竖管(12)顶端内壁有内螺纹;
所述支撑管(2)的下端同轴旋接在第二竖管(12)顶端内,所述支撑管(2)为管体,支撑管(2)顶端环形阵列有多个向外倾斜的支撑爪(21),所述支撑爪(21)为杆体,支撑爪(21)的下端连接支撑管(2),支撑管(2)顶端安装有单向阀(22),支撑管(2)下端外壁上有与第二竖管(12)上的内螺纹相配应的外螺纹;
所述夹持爪(3)的数量与第一凸耳(123)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夹持爪(3)均铰接一个第一凸耳(123),每个夹持爪(3)均为一端有与第一凸耳(123)铰接的第一铰轴孔、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杆体,夹持爪(3)上有靠近第一铰轴孔的第二铰轴孔;
所述控制器(4)包括控制爪(41)和刹车线(42),所述控制爪(41)包括套环(411)和控制杆(414),所述套环(411)套装在第二竖管(12)外壁上,套环(411)与第二竖管(12)滑动配合,套环(411)内壁上有连杆(412),所述连杆(412)位于套环(411)中部,连杆(412)两端穿过第二竖管(12)上的长方形通孔(121)固定在套环(411)内壁上,连杆(412)与限位杆(122)之间连接有弹簧(5),套环(411)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耳(413),每个所述第二凸耳(413)均与一个第一凸耳(123)上下对应,第二凸耳(413)上有第二通孔,所述控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邦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