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昕专利>正文

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8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它包括(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树叶;(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至少一年;(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及造形匹配的干叶;(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进行整体喷湿处理,然后静置,使其具有弯曲韧性;(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重复该拍打方式多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呈现树叶化石表象,对树叶进行标本化保真,保存方便,大大增加紫砂器物外表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砂器物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树叶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石一般最少都要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中国葫芦岛市境内分布着十分广泛的中生代地层,赋存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已成为国家重点化石产地之一。其中就有树叶、昆虫、鱼化石等,但挖掘时易受损,而且不易保存。另外,部分化石中的细轮廓比较模糊。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标本处理方法可以采取整个个体(甚至多个个体,如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或像真菌等个体小且聚生一处者),或是一部份成为样品,经过如物理风干、真空、化学防腐处理等处理可制成。其制作成本高,也不易保存。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金胡玉。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将树叶标本与紫砂融合是一种可行的高价值方法,它既能快速形成化石类的印记,又可以进一步提高紫砂装饰效果。对那些濒临树种,可以将其精细结构完美保真。但是新鲜叶子经过快速干燥后,其细筋脉不明显,呈现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呈现树叶化石表象,对树叶进行标本化保真,保存方便,大大增加紫砂器物外表装饰效果的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树叶;(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至少一年,形成干叶,其含水量在5-10%;(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然后根据器形选择大小及造形匹配的干叶;(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进行整体喷湿处理,然后静置20分钟左右,使其具有弯曲韧性;(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重复该拍打方式多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优选地,步骤(1)中,选择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带有虫眼残缺的树叶。优选地,步骤(3)中,紫砂器物湿坯的湿度控制在50-60%。优选地,步骤(4)中,将干叶进行单面喷湿,喷两次。优选地,步骤(6)中,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一次,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一次,重复该拍打方式,总次数控制在4-6次。优选地,步骤(7)中,嵌入树叶无需剥离,与器物同时烧制。优选地,步骤(7)中,烧制温度控制在1200℃左右。本专利技术中的紫砂器物包括紫砂壶、茶叶罐、杯子、壶承等。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选择湿度控制在50-60%的紫砂器物湿坯和经过整体喷湿处理且静置20分钟左右的树叶,便于贴面拍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精心挑选新鲜树叶,取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最好是带有虫眼残缺的,把它们夹在书中,通过纸张的吸湿功能进行自然干燥,形成干叶,通过书本夹持,树叶的平整度较好,也可以避免受到外力,确保舒展性和完整性,便于后期贴面处理,其中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至少一年,解决了新鲜叶子经过快速干燥后,其细筋脉不明显,呈现效果一般的问题,根据紫砂器物湿坯器形选择匹配的干叶,在贴面前进行喷湿处理,将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进行单面喷湿,喷两次,静置20分钟左右,等干叶有一定软度可弯曲时,在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然后将打湿树叶进行贴面,贴好后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一次,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一次,重复该拍打方式,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总次数控制在4-6次,总次数不能过少,太少不能将叶厚全部拍打进去,总次数不能过多,太多容易把树叶拍烂,再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后入窑烧制,树叶和器物一起烧制,无需剥离,以防剥离过程中损伤纹路,烧制温度控制在1200℃左右,树叶经过高温炭化消失,其树叶化石表象呈现在器物上,对树叶进行标本化保真,特别是濒临树种的树叶,可以将其精细结构完美存留,通过虫咬印记可以判断何种虫类,整体保存方便,器物上增加更加自然逼真的装饰效果,自然流畅,应用市场大,极具收藏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带有虫眼残缺的树叶;(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一年,形成干叶,其含水量在8%;(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然后根据器形选择大小及造形匹配的干叶,紫砂器物湿坯的湿度控制在52%;(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将干叶进行整体单面喷湿,喷两次,然后静置18分钟,使其具有弯曲韧性;(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一次,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一次,重复该拍打方式,总次数控制在4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嵌入树叶无需剥离,与器物同时烧制,烧制温度控制在1200℃左右。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带有虫眼残缺的树叶;(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两年,形成干叶,其含水量在6%;(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然后根据器形选择大小及造形匹配的干叶,紫砂器物湿坯的湿度控制在55%;(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将干叶进行整体单面喷湿,喷两次,然后静置20分钟,使其具有弯曲韧性;(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一次,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一次,重复该拍打方式,总次数控制在6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嵌入树叶无需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树叶;/n(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至少一年,形成干叶,其含水量在5-10%;/n(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然后根据器形选择大小及造形匹配的干叶;/n(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进行整体喷湿处理,然后静置20分钟左右,使其具有弯曲韧性;/n(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n(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重复该拍打方式多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n(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各类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树叶;
(2)将选取的树叶夹于书本中自然吸脂至少一年,形成干叶,其含水量在5-10%;
(3)选择各类紫砂器物湿坯,然后根据器形选择大小及造形匹配的干叶;
(4)将选好的干叶放在平整物体上,进行整体喷湿处理,然后静置20分钟左右,使其具有弯曲韧性;
(5)在紫砂器物待贴部位喷上少量水雾打湿,将吸湿后的干叶进行贴面;
(6)用竹拍轻轻拍打叶展部位,先从树叶外围向中心有序拍打,然后从树叶中心向外围有序拍打,重复该拍打方式多次直至把叶厚全部嵌入器物表面;
(7)将器物修光平整,干透入窑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化石与紫砂器物的结合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择新鲜、造型美观及筋脉粗壮的带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昕
申请(专利权)人:何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