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0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包括底座,底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左侧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板右侧的底座上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隔板右侧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方便患者上肢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海绵,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套筒和连接杆,可以对第二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患者将手臂和支撑板调整到合适位置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
技术介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早逐年上升趋势,日逐年年轻化。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根治手术有可能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和血液回流障碍易引起上肢水肿、功能障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所以,护士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及时防治,包括抬高患者上肢10-15°,保护患肢,术后7d-10d天内不能外展肩关节,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愈合。传统方法用普通枕头或棉被衣物作为支撑物抬高患肢,但由于抬高角度不够,或者抬得太高患者不能耐受,同时所垫枕头或棉被表面不平整而易滑落,使病人感觉不舒适,并且普通枕头也不能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板右侧的底座上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隔板右侧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连接,所述底座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侧壁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内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靠近的一端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靠近的一端两侧壁均设置有磁铁。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杆、套筒、丝杆和第一齿轮,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隔板,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壁,所述丝杆上螺合连接套筒,所述套筒上铰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所述丝杆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装置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二齿轮和电机罩,所述电机罩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底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罩内,所述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作为优选,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U型夹块、第一螺固螺栓、支撑杆、第二U型夹块和第二螺固螺栓,所述第一U型夹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夹块内,所述第一螺固螺栓贯穿所述第一U型夹块的上壁与所述支撑杆相抵,所述第一螺固螺栓与所述第一U型夹块螺合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U型夹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U型夹块,所述第二螺固螺栓贯穿所述第二U型夹块且与所述第二U型夹块螺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粘接有海绵层。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层两侧设置有魔术贴绑带。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弧形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外表面设置有拉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方便患者上肢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海绵,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套筒和连接杆,可以对第二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患者将手臂和支撑板调整到合适位置的需求;本技术设置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防止手臂在打点滴时受到外力撞击,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内设置有加热管,防止冬天上肢暴露在外受凉,本技术设置有夹紧装置,方便将底座安装在病床边沿,也方便调节支撑板水平角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紧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弧形孔示意图。1-底座;2-角度调节装置;21-连接座;22-连接杆;23-套筒;24-丝杆;25-第一齿轮;3-驱动装置;31-电机;32-第二齿轮;33-电机罩;4-夹紧装置;41-第一U型夹块;42-第一螺固螺栓;43-支撑杆;44-第二U型夹块;45-第二螺固螺栓;5-第一凹槽;6-隔板;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一防护罩;10-第二防护罩;11-磁铁;12-弧形孔;13-加热管;14-海绵层;15-魔术贴绑带;16-弧形板;1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左侧的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隔板6右侧的底座1上设置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铰接,所述隔板6右侧的第一凹槽5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底部连接,所述底座1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的驱动装置3,所述底座1侧壁设置有夹紧装置4,所述第二支撑板8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内侧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弧形孔12,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两侧壁均设置有磁铁11。其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连接座21、连接杆22、套筒23、丝杆24和第一齿轮25,所述丝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隔板6,所述丝杆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内壁,所述丝杆24上螺合连接套筒23,所述套筒23上铰接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左侧的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隔板(6)右侧的底座(1)上设置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铰接,所述隔板(6)右侧的第一凹槽(5)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底部连接,所述底座(1)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的驱动装置(3),所述底座(1)侧壁设置有夹紧装置(4),所述第二支撑板(8)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内侧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弧形孔(12),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两侧壁均设置有磁铁(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左侧的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隔板(6)右侧的底座(1)上设置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铰接,所述隔板(6)右侧的第一凹槽(5)内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底部连接,所述底座(1)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的驱动装置(3),所述底座(1)侧壁设置有夹紧装置(4),所述第二支撑板(8)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内侧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弧形孔(12),所述第一防护罩(9)和第二防护罩(10)靠近的一端两侧壁均设置有磁铁(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连接座(21)、连接杆(22)、套筒(23)、丝杆(24)和第一齿轮(25),所述丝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隔板(6),所述丝杆(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内壁,所述丝杆(24)上螺合连接套筒(23),所述套筒(23)上铰接连接杆(2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2)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1)铰接,所述连接座(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8)底部,所述丝杆(24)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装置(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护理可调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敏石岩苏冠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