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51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包括盒体Ⅰ及盒盖;盒体Ⅰ由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底板Ⅰ及两侧板Ⅰ连接形成,盒盖铰接安装在后面板Ⅰ上并用于封闭盒体Ⅰ的内腔;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的底侧通过底板Ⅰ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Ⅰ相连接,前面板Ⅰ的高度小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侧板Ⅰ呈前低后高的梯形,使得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及两侧板Ⅰ的顶边形成一斜面;盒体Ⅰ的内腔由隔板组件分隔形成若干用于放置眼药水瓶的眼药水瓶放置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放置不同大小的眼药水瓶,利于眼药的良好存储,便于护理人员的取放,提高护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科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
技术介绍
眼科病人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的都会使用多种眼药进行治疗,眼药的存储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例如环境脏会污染眼药等。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般都会用到专用的眼药盒,以有序地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进行分发,并使得眼药具有良好的存储环境。现有眼药盒的结构如专利CN202879989U所示,一般包括盒体与盒盖,盒体由隔板分隔为若干放置腔。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同病人的眼药水瓶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格,尤其在长度(或称高度)上表现为长短各异;而盒体内放置腔则仅具有一种规格,或者放置腔虽然具有不同的形状,但放置腔的深度则相同,这就导致在放置多种眼药水瓶时,部分长度较小的眼药水瓶置入放置腔内、不易取出,部分长度较大的眼药水瓶则无法受到充分的限位而容易倾倒,这均不利于眼药的良好存储,也不便于护理人员的取放,降低护理效率。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眼科护理用眼药盒进行改进,适合放置不同大小的眼药水瓶,利于眼药的良好存储,便于护理人员的取放,提高护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适合放置不同大小的眼药水瓶,利于眼药的良好存储,便于护理人员的取放,提高护理效率。本技术的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包括盒体Ⅰ及盒盖;所述盒体Ⅰ由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底板Ⅰ及两侧板Ⅰ连接形成,所述盒盖铰接安装在后面板Ⅰ上并用于封闭盒体Ⅰ的内腔;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的底侧通过底板Ⅰ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Ⅰ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小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呈前低后高的梯形,使得所述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及两侧板Ⅰ的顶边形成一斜面;所述盒体Ⅰ的内腔由隔板组件分隔形成若干用于放置眼药水瓶的眼药水瓶放置腔,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纵横交错分布的若干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呈矩形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侧板Ⅰ,所述纵向隔板呈梯形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于前面板Ⅰ、后面板Ⅰ,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的顶边与斜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过通过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底板Ⅰ及两侧板Ⅰ连接形成的盒体Ⅰ,其纵截面为由前往后逐渐增大的矩形结构,因此盒体Ⅰ的内腔设置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后,所形成的眼药水瓶放置腔由前往后具有不同的深度,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眼药水瓶的放置需求;长度较小的眼药水瓶置入深度较小的眼药水瓶放置腔内,容易取出,长度较大的眼药水瓶置入深度较大的眼药水瓶放置腔内,可受到充分的限位,不易倾倒,从而利于眼药的良好存储,也便于护理人员的取放,提高了护理效率,同时规范化放置可以减少眼药污染的风险。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眼药盒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盒体Ⅰ底部的盒体Ⅱ;所述盒体Ⅱ由前面板Ⅱ、后面板Ⅱ、底板Ⅱ及两侧板Ⅱ连接形成;所述前面板Ⅱ与后面板Ⅱ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Ⅱ与后面板Ⅱ的底侧通过底板Ⅱ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Ⅱ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等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Ⅱ、后面板Ⅱ及两侧板Ⅱ的顶边与底板Ⅰ固定连接;所述盒体Ⅱ的内腔滑动设置有一长方体结构的抽拉盒,所述前面板Ⅱ上设有用于供抽拉盒穿过的开口。采用这一结构,可提升眼药盒的储物性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长条形的导向条,所述盒体Ⅱ的内腔设有与导向条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置入导向槽并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采用这一结构,可提升抽拉盒滑动的平稳度。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盒的内腔由一附属隔板分隔成用于放置眼药膏的眼药膏放置腔及用于放置口服药的口服药放置腔。采用这一结构,便于抽拉盒内药物的有序放置,便于整理。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盖由前面板Ⅲ、后面板Ⅲ、底板Ⅲ及两侧板Ⅲ连接形成;所述前面板Ⅲ与后面板Ⅲ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Ⅲ与后面板Ⅲ的底侧通过底板Ⅲ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Ⅲ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Ⅲ的高度大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且前面板Ⅲ高度与前面板Ⅰ高度之和等于后面板Ⅲ高度与后面板Ⅲ高度之和;两所述侧板Ⅲ呈前高后低的梯形,且侧板Ⅲ与侧板Ⅰ对接后形成矩形结构,且侧板Ⅲ高度与侧板Ⅰ高度之和等于后面板Ⅲ高度与后面板Ⅲ高度之和。采用这一结构,盒盖盖合在盒体Ⅰ上后形成长方体式结构,不会影响到眼药水瓶的放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面板Ⅰ的顶面及前面板Ⅲ的底面嵌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条。采用这一结构,盒盖盖合在盒体Ⅰ上具有一定的稳固度,不会任意打开,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的开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与后面板Ⅰ的高度之比为1:(1.5-3.0),具体可根据需要而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包括盒体Ⅰ1及盒盖3;眼药盒的各部件可采用塑料或者树脂材料制成;盒盖3例如可为可开启的翻转式结构。所述盒体Ⅰ1由前面板Ⅰ11、后面板Ⅰ12、底板Ⅰ13及两侧板Ⅰ14连接形成,所述盒盖3铰接安装在后面板Ⅰ12上并用于封闭盒体Ⅰ1的内腔;所述前面板Ⅰ11与后面板Ⅰ12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Ⅰ11与后面板Ⅰ12的底侧通过底板Ⅰ13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Ⅰ14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11的高度小于后面板Ⅰ12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14呈前低后高的梯形,使得所述前面板Ⅰ11、后面板Ⅰ12及两侧板Ⅰ14的顶边形成一斜面;所述盒体Ⅰ1的内腔由隔板组件分隔形成若干用于放置眼药水瓶的眼药水瓶放置腔5,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纵横交错分布的若干横向隔板41及纵向隔板42,所述横向隔板41呈矩形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侧板Ⅰ14,所述纵向隔板42呈梯形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于前面板Ⅰ11、后面板Ⅰ12,所述横向隔板41与纵向隔板42的顶边与斜面平齐。本眼药盒的各板单元之间可通过粘接、螺接或者卡接方式相连接,只要能够维持特定形状即可;横向隔板41、纵向隔板4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图1中以三块为例;横向隔板41与纵向隔板42垂直交叉式设置;本眼药盒的关键就在于形成盒体Ⅰ1顶面的斜面结构;所述前面板Ⅰ11的高度与后面板Ⅰ12的高度之比为1:(1.5-3.0),具体可根据需要而定;也就是说,通过前面板Ⅰ11、后面板Ⅰ12、底板Ⅰ13及两侧板Ⅰ14连接形成的盒体Ⅰ1,其纵截面为由前往后逐渐增大的矩形结构,因此盒体Ⅰ1的内腔设置横向隔板41及纵向隔板42后,所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包括盒体Ⅰ及盒盖;其特征在于:/n所述盒体Ⅰ由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底板Ⅰ及两侧板Ⅰ连接形成,所述盒盖铰接安装在后面板Ⅰ上并用于封闭盒体Ⅰ的内腔;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的底侧通过底板Ⅰ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Ⅰ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小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呈前低后高的梯形,使得所述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及两侧板Ⅰ的顶边形成一斜面;/n所述盒体Ⅰ的内腔由隔板组件分隔形成若干用于放置眼药水瓶的眼药水瓶放置腔,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纵横交错分布的若干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呈矩形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侧板Ⅰ,所述纵向隔板呈梯形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于前面板Ⅰ、后面板Ⅰ,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的顶边与斜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包括盒体Ⅰ及盒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Ⅰ由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底板Ⅰ及两侧板Ⅰ连接形成,所述盒盖铰接安装在后面板Ⅰ上并用于封闭盒体Ⅰ的内腔;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Ⅰ与后面板Ⅰ的底侧通过底板Ⅰ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Ⅰ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小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呈前低后高的梯形,使得所述前面板Ⅰ、后面板Ⅰ及两侧板Ⅰ的顶边形成一斜面;
所述盒体Ⅰ的内腔由隔板组件分隔形成若干用于放置眼药水瓶的眼药水瓶放置腔,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纵横交错分布的若干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呈矩形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侧板Ⅰ,所述纵向隔板呈梯形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于前面板Ⅰ、后面板Ⅰ,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的顶边与斜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护理用眼药盒,其特征在于:
该眼药盒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盒体Ⅰ底部的盒体Ⅱ;
所述盒体Ⅱ由前面板Ⅱ、后面板Ⅱ、底板Ⅱ及两侧板Ⅱ连接形成;所述前面板Ⅱ与后面板Ⅱ平行设置且均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Ⅱ与后面板Ⅱ的底侧通过底板Ⅱ相连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侧板Ⅱ相连接,所述前面板Ⅰ的高度等于后面板Ⅰ的高度;两所述侧板Ⅰ呈矩形,所述前面板Ⅱ、后面板Ⅱ及两侧板Ⅱ的顶边与底板Ⅰ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Ⅱ的内腔滑动设置有一长方体结构的抽拉盒,所述前面板Ⅱ上设有用于供抽拉盒穿过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秀周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