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40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和箱体外的除臭离心风机,还包括位于箱体下部的生物滤液层、中部的填料吸收层、上部的滤液喷淋层;生物滤液层包括与除臭离心风机连接的液下布气管、末端曝气装置及位于箱体外且与其连通的生物滤液箱,生物滤液层内充填生物滤液;滤液喷淋层包括和所述生物滤液箱连接的喷淋电动阀,以及喷淋管;填料吸收层包括均匀分层固定悬挂在填料束上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由有机质粉末、碳酸钙粉末通过水性胶粘剂粘合到生物填料束上制成,其比例为100:20:10(质量比),填料束两端分别通过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费低,对臭气处理更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除臭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生活区与各个工业企业或污水处理厂距离越来越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臭气对周围居民影响与日俱增。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意识的加深,居民对自身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就造成了工业经济增长与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增长的矛盾,因此,对工业企业排放臭气的治理就愈加显得重要。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除臭方法有化学法、植物液喷淋法、光催化氧化法、焚烧法和生物法等。从投资及运行成本、排放指标稳定性等综合考虑,生物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使用的生物法分为生物洗涤、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三种。这三种生物除臭工艺均比较成熟,但各自均有缺点和不足,是该工艺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因此,目前传统生物除臭工艺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除臭设备专利技术保留各种生物除臭技术的优点,并克服了各自缺点,极大的解决了目前生物除臭技术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能解决占地面积、运行压力损失、外加营养液、气液接触面积、污染物处理负荷等实际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包括箱体和箱体外的除臭离心风机,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箱体下部的生物滤液层、中部的填料吸收层、上部的滤液喷淋层;所述生物滤液层包括与所述除臭离心风机链接的液下布气管、末端曝气装置及位于箱体外且与其连通的生物滤液箱,生物滤液层内充填生物滤液;所述滤液喷淋层包括和所述生物滤液箱连接的喷淋电动阀,以及喷淋管;所述填料吸收层包括均匀分层固定悬挂在填料束上的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由有机质粉末、碳酸钙粉末通过水性胶粘剂粘合到生物填料束上制成,其比例为100:20:10(质量比),所述填料束两端分别通过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生物滤液箱内的pH计和液位计。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生物滤液箱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管道上的排水电动阀和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补水电动阀;所述补水电动阀由所述液位计进行控制,所述排水电动阀由所述pH计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生物滤液循环泵,所述生物滤液循环泵通过生物滤液循环管将所述生物滤液输送至所述喷淋电动阀。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喷淋层通过所述喷淋电动阀进行不连续喷淋。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于装置内用于监测箱体内压力的线压力差仪表。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箱体上部的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内安装了高效除雾器。进一步的,所述各填料束中心间距等于填料束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液下布气管采用穿孔管、管式曝气头或曝气盘的方式与末端曝气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采用不锈钢角钢或方钢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除臭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由于特殊的内部填料布置结构使得该设备长期运行下运行阻力低,填料不会发生堵塞;通过液下进气管的设计保证了气液接触面积,使得气液反应充分、处理效果稳定;通过改性有机填料解决了运行外加营养物的问题;由于仅需回流泵,解决了运行设备繁杂的问题。该专利技术大大的降低了运行成本,降低了设备维护频率,并可以保证设备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效生物除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液下布气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填料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生物填料;3-上悬挂杆;4-下悬挂杆;5-喷淋管;6-液下布气管;7-末端曝气装置;8-生物滤液;9-生物滤液箱;10-排气筒;11-除雾器;12-生物滤液循环泵;13-生物滤液循环管;14-喷淋电动阀;15-补水电动阀;16-排水电动阀;17-pH计;18-箱内液位计;19-在线压力差仪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效生物除臭装置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体1外的除臭离心风机10,还包括位于箱体1下部的生物滤液层、中部的填料吸收层、上部的滤液喷淋层。优选的,箱体1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生物滤液层包括与所述除臭离心风机10链接的液下布气管6,所述液下布气管6上设置有末端曝气装置7,还包括位于箱体1外且与其连通的生物滤液箱9。所述生物滤液层内充填生物滤液8。生物滤液8内主要含有高效微生物菌种,通过滤液循环泵不断的循环喷淋作用来增强其优势菌种含量,进而可以高效处理气体内恶臭物质,保证处理尾气达标排放。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液下布气管结构示意图。该结构液下布气管6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穿孔管、管式曝气头或曝气盘的方式与末端曝气装置7连接。除臭离心风机10将臭气输送到箱体1内下部生物滤液层的液下布气管6,通过液下布气管6上安装的末端曝气装置7将臭气通入循环生物滤液8内,使得臭气与循环生物滤液充分接触,并将大部分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和粉尘杂质出去。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生物滤液箱9内的pH计17和液位计18。通过生物滤液箱9可以更加便利的进行调节及观察生物滤液形状,方便调试及运行维护。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生物滤液箱9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管道上的排水电动阀16和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补水电动阀15。所述补水电动阀15由所述液位计18进行控制,低液位补水高液位停水。所述排水电动阀16由所述pH计17进行控制,根据运行工况开启及关闭,保证生物系统正常运行。所述滤液喷淋层包括和所述生物滤液箱9连接的喷淋电动阀14,以及喷淋管5。所述装置还包括生物滤液循环泵12,所述生物滤液循环泵12通过生物滤液循环管13将所述生物滤液8输送至所述喷淋电动阀14。所述滤液喷淋层通过所述喷淋电动阀14利用喷淋管5进行不连续喷淋。所述填料吸收层包括均匀分层固定悬挂在填料束上的生物填料2。所述生物填料2采用有机质粉末、碳酸钙粉末通过水性胶粘剂粘合到生物填料束上制成,其比例为100:20:10(质量比)。该生物填料2具有成模性好、亲水性好、缓释性好的特点,可满足该生物反应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所述填料束两端分别通过上悬挂杆3和下悬挂杆4进行固定。该生物填料2为新型改性缓释生物填料,通过对填料进行改性,填料内具有耐腐蚀骨架及缓释有机营养组分,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该系统不需外加营养源,填料内还添加了碱性材料,可以中和生物反应后产生的酸,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料骨架采用耐腐蚀耐磨的惰性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体(1)外的除臭离心风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箱体(1)下部的生物滤液层、中部的填料吸收层、上部的滤液喷淋层;/n所述生物滤液层包括与所述除臭离心风机(10)连接的液下布气管(6)、末端曝气装置(7)及位于箱体(1)外且与其连通的生物滤液箱(9),所述生物滤液层内充填生物滤液(8);/n所述滤液喷淋层包括和所述生物滤液箱(9)连接的喷淋电动阀(14),以及喷淋管(5);/n所述填料吸收层包括均匀分层固定悬挂在填料束上的生物填料(2),所述生物填料(2)采用有机质粉末、碳酸钙粉末通过水性胶粘剂粘合到生物填料束上制成,其比例为100:20:10(质量比),所述填料束两端分别通过上悬挂杆(3)和下悬挂杆(4)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体(1)外的除臭离心风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箱体(1)下部的生物滤液层、中部的填料吸收层、上部的滤液喷淋层;
所述生物滤液层包括与所述除臭离心风机(10)连接的液下布气管(6)、末端曝气装置(7)及位于箱体(1)外且与其连通的生物滤液箱(9),所述生物滤液层内充填生物滤液(8);
所述滤液喷淋层包括和所述生物滤液箱(9)连接的喷淋电动阀(14),以及喷淋管(5);
所述填料吸收层包括均匀分层固定悬挂在填料束上的生物填料(2),所述生物填料(2)采用有机质粉末、碳酸钙粉末通过水性胶粘剂粘合到生物填料束上制成,其比例为100:20:10(质量比),所述填料束两端分别通过上悬挂杆(3)和下悬挂杆(4)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生物滤液箱(9)内的pH计(17)和液位计(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生物滤液箱(9)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管道上的排水电动阀(16)和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上的补水电动阀(15);
所述补水电动阀(15)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洋王彬姜爽赵力陈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利瑞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