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容容专利>正文

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9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窝口、能够自动插棒的木耳菌种打包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其一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架子;导轨杆,架子的端部连接有导轨杆,导轨杆的端部与底座连接,导轨杆的内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环;闭合机构,导轨杆的内侧面安装有闭合机构;挡料机构,底座的另一端部一侧安装有挡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气缸的伸缩杆向下移动能够使压销板向下移动,压销板向下移动能够使多个盖板相互靠近合拢将菌袋袋口闭合,压销板向下移动带动菌棍向下移动插入木耳菌种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木耳菌包生产流程为原料的选择→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由于木耳菌种接种量大,所以需要在菌袋内保留一定的空间起到通气增氧的作用;目前使菌袋内保留一定的空间是采用窝口、插棒的方式。目前对菌袋进行窝口、插棒普遍是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手动操作需要人工用手先对灌装有木耳菌种的菌袋袋口进行折叠,使袋口闭合,然后人工用手使袋口竖直向下塞入木耳菌种中留出顶孔,然后再人工用手拿取菌棍,并将菌棍插入顶孔内;这种窝口、插棒的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自动窝口、能够自动插棒的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菌袋进行窝口、插棒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窝口、能够自动插棒的木耳菌种打包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其一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架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其一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架子(2);/n导轨杆(3),架子(2)的端部连接有导轨杆(3),导轨杆(3)的端部与底座(1)连接,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环(4);/n闭合机构(5),导轨杆(3)的内侧面安装有闭合机构(5);/n挡料机构(6),底座(1)的另一端部一侧安装有挡料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一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架子(2);
导轨杆(3),架子(2)的端部连接有导轨杆(3),导轨杆(3)的端部与底座(1)连接,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环(4);
闭合机构(5),导轨杆(3)的内侧面安装有闭合机构(5);
挡料机构(6),底座(1)的另一端部一侧安装有挡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闭合机构(5)包括:
套筒(51),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筒(51),套筒(51)位于压环(4)内;
连接扣(54),套筒(51)的端部连接有多个连接扣(54);
盖板(52),连接扣(54)上铰接连接有盖板(52);
扭力弹簧,盖板(52)上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尾端与连接扣(54)连接;
撑架(53),套筒(51)的外壁连接有撑架(53);
轴杆(55),撑架(53)上连接有轴杆(55);
橇杆(56),轴杆(55)上转动式连接有橇杆(56),橇杆(56)的一端与压环(4)的底部接触;
限位套(57),橇杆(56)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套(57);
升降短杆(58),限位套(57)上铰接连接有升降短杆(58),升降短杆(58)与盖板(52)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料机构(6)包括:
挡料板(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容容
申请(专利权)人:赖容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