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3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包括手持杆、支撑杆、取苗筒、压土装置、限位块和脚踏环。通过设置压土装置且与所述支撑杆相对滑动,方便带土幼苗装入和取出取苗筒;通过设置压土装置的限位环和压土环,环形结构方便将需要移栽的幼苗轻松放进取苗筒中,保护幼苗不受损伤;通过设置脚踏板且形成田字形结构,帮助工作人员将带土幼苗与取苗筒快速分离,且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方便携带;通过将取苗筒的下端面设置为倾斜面,减少插入土壤的阻力,有效切割泥土,使移苗器更容易插入土壤中;通过在取苗筒外侧壁上设置有脚踏环,方便工作人员脚踩,将移苗器插入土壤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移植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和林业广泛采用集中育苗后再移植到大田的工艺,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用合适并且操作方便的移植工具。在植物移植过程中,需要将植物幼苗从原生长地移出,因此移苗器是一种常用工具,通过将移苗器插入土壤中,进而将植物幼苗拔出。但是在幼苗的移栽过程中容易对幼苗造成损坏,因此为了保持幼苗的成活率,需要在移苗的过程中保护幼苗不受损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如翅碱蓬、柽柳等在幼苗成长阶段的快速移植装置,可最大程度地较低移苗时的损伤率,有效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包括手持杆、支撑杆、取苗筒以及压土装置;所述手持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固定设置在顶部;支撑杆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1)、支撑杆(2)、取苗筒(3)以及压土装置(4);所述手持杆(1)为中空管状结构,固定设置在顶部;支撑杆(2)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持杆(1)下方且与所述手持杆(1)垂直设置;取苗筒(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压土装置(4)套接在所述取苗筒(3)的内部,包括限位环(41)、对称安装在所述限位环(41)两侧边的滑动环(42)和脚踏板(43)、压土环(44)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环(41)和压土环(44)之间的连接杆(45);所述限位环(41)和压土环(44)的外壁与所述取苗筒(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1)、支撑杆(2)、取苗筒(3)以及压土装置(4);所述手持杆(1)为中空管状结构,固定设置在顶部;支撑杆(2)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持杆(1)下方且与所述手持杆(1)垂直设置;取苗筒(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压土装置(4)套接在所述取苗筒(3)的内部,包括限位环(41)、对称安装在所述限位环(41)两侧边的滑动环(42)和脚踏板(43)、压土环(44)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环(41)和压土环(44)之间的连接杆(45);所述限位环(41)和压土环(44)的外壁与所述取苗筒(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杆(45)的高度与所述取苗筒(3)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压土装置(4)通过滑动环(42)与所述支撑杆(2)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潮滩耐盐碱植物用无损伤移苗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芬张士华左明刘艳春苑春亭常雯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