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455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包括文本式的教具、文本式的教材,教材的第一页具有用户需要识别的图案或文字,第二页具有与图案一一对应的文字或图案,教具的第一面可盖合第一页的图案或文字处,第二面盖合第二页的文字或图案处,留下需要识别的多个“镂空”位置,第一面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检测部件,检测部件正面具有第一标识,反面具有可组成预设图案的第二标识,当用户学习时,拿出一个检测部件可盖合“镂空”位置,直至全部移除完毕后,翻转教具,若全部移除正确,所述的教具的“封面”可组成预设的图案。本技术方案中的教辅系统将文字与图案一一对应,自主学习,提高了效率,还能检测识别的文字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
本技术涉及教辅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创造文字是为了表述客观世界,所以文字反映的往往是现实生活。学习文字若是只从文字本身去学习,会让我们切断其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会让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因此在学习文字时,特别是刚入门者,我们不仅要从文字本身去学习文字,还要从文字外去学习文字,例如文字与图案一一对应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汉字及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单一文本方式的学习方式,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及可互动性,如何在课后学习时,将文字与图案一一对应,自主学习,提高效率,人们需要借助新的教学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包括文本式的教具、文本式的教材,所述的教材具有可打开的第一页及第二页,所述的第一页具有用户需要识别的图案或文字,所述的第二页具有与所述的图案相对应的文字或图案,所述的教具可展开成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的第一面可盖合所述的第一页的图案或文字处,所述的第二面盖合所述的第二页的文字或图案的空白处,留下需要识别的多个“镂空”位置,所述的第一面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检测部件,所述的检测部件正面具有第一标识,反面具有可组成预设图案的第二标识,当用户学习时,从教具第一面拿出一个检测部件以盖合第二页上的“镂空”位置,直至全部移除完毕后,翻转教具,若全部移除正确,所述的教具的“封面”可组成预设的图案。进一步地,所述的教具第一面及第二面均被分割成若干空心方框。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部件为卡片,每一卡片可盖合所述的空心方框。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空心方框大小一致,等距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的教具为平板式的塑胶件。实施本技术方案的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中的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将文字与图案一一对应,自主学习,提高了效率,还能检测识别的文字是否正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较为枯燥的单一文本方式的学习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及可互动性。附图说明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或技术方案,特使用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电子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教材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教具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学习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学习后正确的预设图案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学习后错误的预设图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1,包括文本式的教具10、文本式的教材20,教材20具有可打开的第一页201及第二页202,第一页201具有用户需要识别的图案(或文字),第二页202具有与图案一一对应的文字(或图案),教具10可展开成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第一面101可盖合第一页201的图案处,第二面102盖合第二页202的文字(或图案),留下需要识别的多个“镂空”位置,第一面101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检测部件30,检测部件30正面具有第一标识,反面具有可组成预设图案的第二标识,当用户学习时,从教具第一面拿出一个检测部件30以盖合第二面上的“镂空”位置,直至全部移除完毕后,翻转教具10,若全部移除正确,所述的教具的“封面”可组成预设的图案。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均被分割成若干空心方框。检测部件30为卡片,每一卡片可盖合空心方框。若干空心方框大小一致,等距排列。教具10为平板式的塑胶件。本技术方案通过学习教具与教材结合,通过教具的趣味玩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趣味性。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爱上学习;同时游戏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易理解;并且家长辅导时,游戏的方式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下面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下:趣味学习教辅教具教材包括:教具:一个2×2(或4×4)可对开的文本,同时2×2(或4×4)的相应位置都具有一片卡片,卡片正反两面分别印有特地的标识或图案;文本教材:文本教材上对开页里的内容也是2×2(或4×4)方式编制的学习内容,内容涵盖识字、拼音、成句、词组、古诗、图文等多类型,各类内容在文本教材的每一对开页上都分别具有对应一一对应的可选项,即文本对开页上左边里的内容可以在右边里找到相应的内容,同时文本每一对开页都有一图案,图案即是文本内容正确对应选择后在教具卡片背面所拼接形成的图案,以此检验学习结果是否正确。实施方式:首先放置好教具,同时教具上的卡片按既定顺序的位置放置好,例如在2x2(或4×4)的框架内,按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放置。开始趣味学习时,在文本教材上,学习相关知识,采用趣味选择对应的方式。例如,在文本教材上的每一对开页的左边,1位置的内容对应文本教材对开页右边“人”时,则在教具上将1位置即卡片1放置到教具右边即文本教材上“人”所对应的位置,同理:如3位置的内容对应文本教材对开页右边“日”时,则在教具上将3位置即卡片3放置到教具右边即文本教材上“日”所对应的位置。请参阅图5或图6,依次方式全部选择对应放置后,可以查看拼接成型的卡片整体,会形成一图案,如图案与文本教材上所确定的图案是一致的则说明此次学习结果是正确的。实施本技术方案的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中的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将文字与图案一一对应,自主学习,提高了效率,还能检测识别的文字是否正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较为枯燥的单一文本方式的学习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及可互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的其他使用案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文本式的教具、文本式的教材,所述的教材具有可打开的第一页及第二页,所述的第一页具有用户需要识别的图案或文字,所述的第二页具有与所述的图案相对应的文字或图案,所述的教具可展开成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的第一面可盖合所述的第一页的图案或文字处,所述的第二面盖合所述的第二页的文字或图案的空白处,留下需要识别的多个“镂空”位置,所述的第一面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检测部件,所述的检测部件正面具有第一标识,反面具有可组成预设图案的第二标识,当用户学习时,从教具第一面拿出一个检测部件以盖合第二页上的“镂空”位置,直至全部移除完毕后,翻转教具,若全部移除正确,所述的教具的“封面”可组成预设的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课后学习的教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文本式的教具、文本式的教材,所述的教材具有可打开的第一页及第二页,所述的第一页具有用户需要识别的图案或文字,所述的第二页具有与所述的图案相对应的文字或图案,所述的教具可展开成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的第一面可盖合所述的第一页的图案或文字处,所述的第二面盖合所述的第二页的文字或图案的空白处,留下需要识别的多个“镂空”位置,所述的第一面包括多个可移动的检测部件,所述的检测部件正面具有第一标识,反面具有可组成预设图案的第二标识,当用户学习时,从教具第一面拿出一个检测部件以盖合第二页上的“镂空”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融纳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