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55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支撑柱、防护箱体、第二底座、控制盒、电动伸缩柱总成;第一底座为圆形板状结构;支撑柱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上侧,且支撑柱与第一底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防护箱体设置在支撑柱的上侧,且防护箱体与支撑柱通过第二底座利用螺栓相连接;控制盒设置在防护箱体的内部,且控制盒与防护箱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电动伸缩柱总成设置在防护箱体的内部,且电动伸缩柱总成与防护箱体通过连接块与螺栓座相连接;伸缩柱位于电动伸缩柱总成的内部;通过对现有数据采集保护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保护性能较好,拆装方便且能够自动进行保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保护装置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效果好,能够自动进行保护的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数据采集装置,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数据采集装置也越来越多,由于数据采集装置属于比较精密的装置,因此便需要特殊的装置对其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不足:现有的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操控不够简便,保护性能较差;因此,继续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采集装置的保护装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操控不够简便,保护性能较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支撑柱(2)、防护箱体(3)、第二底座(4)、控制盒(5)、电动伸缩柱总成(6)、连接块(7)、螺栓座(8)、伸缩柱(9)、安装座(10)、防护板(11)、雨滴传感器(12)、进线筒(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柱(2)设置在第一底座(1)的上侧,且支撑柱(2)与第一底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箱体(3)设置在支撑柱(2)的上侧,且防护箱体(3)与支撑柱(2)通过第二底座(4)利用螺栓相连接;所述控制盒(5)设置在防护箱体(3)的内部,且控制盒(5)与防护箱体(3)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支撑柱(2)、防护箱体(3)、第二底座(4)、控制盒(5)、电动伸缩柱总成(6)、连接块(7)、螺栓座(8)、伸缩柱(9)、安装座(10)、防护板(11)、雨滴传感器(12)、进线筒(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柱(2)设置在第一底座(1)的上侧,且支撑柱(2)与第一底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箱体(3)设置在支撑柱(2)的上侧,且防护箱体(3)与支撑柱(2)通过第二底座(4)利用螺栓相连接;所述控制盒(5)设置在防护箱体(3)的内部,且控制盒(5)与防护箱体(3)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柱总成(6)设置在防护箱体(3)的内部,且电动伸缩柱总成(6)与防护箱体(3)通过连接块(7)与螺栓座(8)相连接;所述伸缩柱(9)位于电动伸缩柱总成(6)的内部;所述安装座(10)设置在伸缩柱(9)的中部,且安装座(10)与伸缩柱(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板(11)设置在伸缩柱(9)的顶端,且防护板(11)与伸缩柱(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雨滴传感器(12)设置在防护箱体(3)的上部,且雨滴传感器(12)与防护箱体(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进线筒(13)设置在防护箱体(3)的后部,且进线筒(13)与防护箱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英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