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4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塌落筒,塌落筒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一耳板,塌落筒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竖直设有导向柱和量柱,量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第一耳板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底板安装有与塌落筒连接并带动塌落筒沿导向柱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塌落筒被抬起时左右晃动撞塌混凝土的几率,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坍落度是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方法与指标,工地与实验室中,通常是做坍落度检测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0287008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坍落度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塌落筒和底座,塌落筒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其内为空腔,上端开口,在塌落筒上部外壁处设置抓环,下部外壁处设置有脚踏板。底座外圆周向上凸起,形成凸起的圆环形,环凸起部上端面开设螺孔,在脚踏板上也开设有对应的螺孔,脚踏板与底座外圆周环形凸起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塌落筒座于底座中心凹陷内。所述技术专利操作简单,筒底能与地板紧密接触,保障试验结果更准确。但所述技术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技术专利在抬起塌落筒时,采用人工用手抓住抓环向上抬起,抬起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筒不会左右偏移,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其具有保证塌落筒竖直升降以提高检测准确性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塌落筒,塌落筒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一耳板,塌落筒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竖直设有导向柱和量柱,量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第一耳板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底板安装有与塌落筒连接并带动塌落筒沿导向柱移动的升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与第一耳板的导向孔配合,限制塌落筒倾斜移动,塌落筒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柱的轴线升降,不会发生左右偏移,待塌落筒运动到一定高度后,混凝土从塌落筒的筒内完全脱离,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利用其他的直尺或者直杆水平放置并靠近量柱移动到塌落后的混凝土顶端,读取塌落后的高度即可计算出塌落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塌落筒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二耳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底板的支架、竖直设置并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丝杆以及固定于丝杆顶端的手轮,丝杆与第二耳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手转动手轮,手轮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第二耳板螺纹连接,塌落筒由于导向柱的限位不会周向转动,使得塌落筒沿着丝杆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量柱与底板相对转动,量柱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有能够呈水平状态的量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转动量柱使得量尺与塌落筒不会产生干涉,以便向塌落筒中添加混凝土。当混凝土从塌落筒中完全脱离,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后,转动量柱使得其上的量尺朝向塌落筒,推动量尺向下移动至量尺与混凝土的最上端接触,记录下量尺对应的刻度的读数,便可得出混凝土的坍落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量柱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有滑槽,量尺能够转动收纳到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量尺在未进行测量使用时收纳到滑槽内,减少占用空间,便于向塌落筒中添加混凝土作业时不会碰撞到。需要使用时再将量尺从滑槽中转动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中连接有相对滑动的滑块,滑块开设有阶梯状的凹槽,量尺通过销轴与滑块铰接,量尺靠近铰接端固设有定位块,定位块抵接至凹槽时,量尺垂直于量柱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量尺从滑槽中转动出来使用时,当转动至定位块抵接到凹槽无法继续转动,此时量尺呈水平状态,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减少调整的时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塌落筒外壁套设有圆环,圆环与塌落筒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量柱与底板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添加混凝土捣实完毕后,将多余混凝土刮去时,多余混凝土落到容纳腔内,减少了底板被混凝土污染的范围。实验完毕后,再取下圆环,使得容纳腔的混凝土落在塌落的混凝土中集中处理。量柱与底板插接使得量柱上的刻度可能被混凝土包覆影响读数时,可以将量柱拔下清洗干净或者更换,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塌落筒底部边缘沿周向固定有环形的平台,圆环的底端分别抵接在平台与塌落筒连接处,圆环底端设有与塌落筒外壁锥度相同的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能够套设在塌落筒的最底部,圆环与塌落筒之间形成的容纳腔更大,可以盛装较多的余料混凝土,使得塌落筒检测使用时可以在操作2-3次后再取下圆环清理混凝土。圆环底端与塌落筒外壁通过锥度相同的斜面能够紧密贴合,减小了混凝土渗漏的可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耳板有两个,其中一个与导向柱连接,另外一个第一耳板套设于量柱上,第二耳板与两个第一耳板绕塌落筒的底部圆周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塌落筒通过两个第一耳板分别被导向柱和量柱限位,使得塌落筒在水平面上无法移动而只能上下移动。第二耳板与两个第一耳板绕塌落筒底部均匀分布,使得第二耳板在升降机构的作用力升降时,两个第一耳板处受到的力基本相同,减小了因受力不均造成塌落筒倾斜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塌落筒在抬起时只能沿着导向柱和量柱的轴线上下移动,不会在抬起过程中左右偏移撞塌混凝土,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塌落筒能通过升降机构升降,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小,具有一定的省力性,降低了工作强度;3.多余的混凝土能被集中收集在圆环内壁与塌落筒外壁之间的空腔中,方便集中收集处理,不易落在底板上,影响底板与塌落筒的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4是为了展示量柱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塌落筒;21、平台;22、漏斗;231、第一耳板;232、第二耳板;24、圆环;3、升降机构;31、手轮;32、支架;33、丝杆;4、导向柱;5、量柱;51、量尺;511、定位块;52、滑块;521、凹槽;53、滑槽;54、销轴;55、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塌落筒2,塌落筒2放置在底板1上,底板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3和竖直设置的导向柱4,底板1上竖直插接有量柱5,量柱5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55;塌落筒2的筒底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耳板231和一个第二耳板232,第一耳板231上开设有导向孔分别与导向柱4和量柱5配合,限制塌落筒2平行移动使得塌落筒2只能沿着导向柱4和量柱5的轴线升降;第二耳板232与升降机构3连接。升降机构3工作通过第二耳板232带动塌落筒2移动,使得塌落筒2沿着导向柱4升降,减小了塌落筒2偏移的可能,便于操作。参照图2和图3,塌落筒2的筒底固定有直径增大的环形平台21,平台21的底面与底板1接触,平台21上放有圆环23。圆环23底端设有与塌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塌落筒(2),塌落筒(2)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一耳板(231),塌落筒(2)放置在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竖直设有导向柱(4)和量柱(5),量柱(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55);第一耳板(231)设有与导向柱(4)配合的导向孔,底板(1)安装有与塌落筒(2)连接并带动塌落筒(2)沿导向柱(4)移动的升降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塌落筒(2),塌落筒(2)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一耳板(231),塌落筒(2)放置在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竖直设有导向柱(4)和量柱(5),量柱(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55);第一耳板(231)设有与导向柱(4)配合的导向孔,底板(1)安装有与塌落筒(2)连接并带动塌落筒(2)沿导向柱(4)移动的升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塌落筒(2)的底部边缘固定有第二耳板(232),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于底板(1)的支架(32)、竖直设置并与支架(32)转动连接的丝杆(33)以及固定于丝杆(33)顶端的手轮(31),丝杆(33)与第二耳板(23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柱(5)与底板(1)相对转动,量柱(5)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有能够呈水平状态的量尺(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柱(5)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有滑槽(53),量尺(51)能够转动收纳到滑槽(5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豪鼎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