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371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试验机,所述试验机至少包括设置于机柜内的弯曲机构、扭弯机构和冲击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驱动轮、传动臂杆、光缆弯曲缠绕夹具、第三定滑轮、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第二金属杆和扭转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缆试验机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分别单独的进行光缆的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和冲击试验。还可以实现对待测试光缆进行扭弯试验。利用简洁的试验结构设计,完成三项不同试验,满足了某些特殊光缆机械性能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装置的利用率。并且,本光缆试验机,设计简洁,成本较低。在等效完成试验的前提下,可减少试验检测成本的投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试验机
本技术属于光缆测试技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实现扭转、弯曲和冲击试验的光缆试验机。
技术介绍
光缆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着5G技术的普及,光缆作为5G智能时代的神经网络,将随着未来5G建网周期放量增长。5G时代,工业互联网对室内光缆和综合布线光缆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对光缆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未来5G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光缆可能不得不在狭小的、扭曲复杂的空间内铺设,对光缆的机械性能的要求更加严苛。光缆机械性能是为保护光纤,抵抗光缆外部施加的机械力的能力。机械性能试验是光缆各大生产厂商和光缆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掌控光缆质量的重要项目。通常的光缆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和曲绕等,这些试验项目都已经有相应的试验装置。随着光缆产品的不断发展,对某些光缆有更严的要求,如扭弯试验和扭弯冲击试验。市面上现有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时,扭转和弯曲装置之间的光缆过渡部分有一定的扭曲非自然状态。若独立进行扭转试验,弯曲部分会对扭转的光缆有一定的影响;反之弯曲试验时,扭转也会对弯曲造成一定的影响。且,现有扭弯试验装置为水平放置扭转和垂直方向反复弯曲,只能实现各自的独立试验,若有需要同时进行扭弯试验,该装置就不能满足。从而降低了试验的效率,增加侧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光缆试验机,通过本光缆试验机实现了对待测光缆进行高效的弯曲处理。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缆试验机,所述试验机至少包括设置于机柜内的弯曲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驱动轮、传动臂杆、光缆弯曲缠绕夹具、第三定滑轮、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第二金属杆和扭转板;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机柜中央位置处,并于所述驱动轮转盘边缘处于所述传动臂杆铰接,所述传动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铰接;所述扭转板设置于所述机柜的右侧,并与所述机柜相接,所述扭转板上竖直的设置有两用于限位和导向的第二金属杆,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金属杆之上,所述第三定滑轮固定与所述机柜之上,并位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的正上方;待测试光缆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经第三定滑轮弯曲后,另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的两侧设有套筒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扭转板底部设有扭转轴,所述扭转轴与所述机柜内的隔板活动连接,所述扭转轴底端挂接有扭转配重块;所述隔板下侧设置扭转电机,所述扭转电机设有皮带套接与所述扭转轴之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扭转轴与所述隔板间设有轴承机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扭转板与所述扭转轴刚性连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试验机还包括:冲击锤、冲击平台、第一金属杆、钢绳、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平衡杆;所述冲击平台位于所述机柜左侧并设置于所述隔板之上,所述冲击平台两侧对称各设有一根第一金属杆,所述第一金属杆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机柜的顶部;所述冲击锤位于所述冲击平台的正上方,并套接于两第一金属杆之上,所述冲击锤经所述钢绳与所述平衡杆的左部端部相连;所述平衡杆中部设有转轴,并经转轴固定于所述驱动轮左侧,且位于所述转轴右侧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平衡杆的右部端部与所述隔板接触的限位销,且所述驱动轮的转盘上设有凸出于盘体并能带动所述平衡杆右部端部转动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于所述机柜顶部,用于实现所述钢绳的转向。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冲击平台上设有与所述冲击锤尺寸匹配的用于盛放待进行冲击试验的光缆的槽体。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冲击锤两侧还设有套筒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柜内还设有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柜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及扭转电机的控制面板。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光缆试验机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分别单独的进行光缆的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和冲击试验。还可以实现对待测试光缆进行扭弯试验。利用简洁的试验结构设计,完成三项不同试验,满足了某些特殊光缆机械性能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装置的利用率。并且,本光缆试验机,设计简洁,成本较低。在等效完成试验的前提下,可减少试验检测成本的投入,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缆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光缆试验机的扭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缆试验机的光缆弯曲缠绕夹具或光缆扭转缠绕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柜,11-冲击锤,12-冲击平台,13-第一金属杆,14-钢绳,15-第一定滑轮,16-第二定滑轮,17-平衡杆,18-隔板,2-控制面板,21-驱动轮,22-传动臂杆,23-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4-第三定滑轮,31-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2-第二金属杆,33-扭转板,34-扭转轴,35-扭转电机,36-皮带,37-扭转配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至少包括设置于机柜(1)内的弯曲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驱动轮(21)、传动臂杆(22)、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第三定滑轮(24)、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第二金属杆(32)和扭转板(33);/n其中,所述驱动轮(21)位于所述机柜(1)中央位置处,并于所述驱动轮(21)转盘边缘处于所述传动臂杆(22)铰接,所述传动臂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铰接;/n所述扭转板(33)设置于所述机柜(1)的右侧,并与所述机柜(1)相接,所述扭转板(33)上竖直的设置有两用于限位和导向的第二金属杆(32),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金属杆(32)之上,/n所述第三定滑轮(24)固定与所述机柜(1)之上,并位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的正上方;/n待测试光缆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经第三定滑轮(24)弯曲后,另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至少包括设置于机柜(1)内的弯曲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驱动轮(21)、传动臂杆(22)、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第三定滑轮(24)、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第二金属杆(32)和扭转板(33);
其中,所述驱动轮(21)位于所述机柜(1)中央位置处,并于所述驱动轮(21)转盘边缘处于所述传动臂杆(22)铰接,所述传动臂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铰接;
所述扭转板(33)设置于所述机柜(1)的右侧,并与所述机柜(1)相接,所述扭转板(33)上竖直的设置有两用于限位和导向的第二金属杆(32),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金属杆(32)之上,
所述第三定滑轮(24)固定与所述机柜(1)之上,并位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的正上方;
待测试光缆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经第三定滑轮(24)弯曲后,另一端被夹持于所述光缆弯曲缠绕夹具(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扭转缠绕夹具(31)的两侧设有套筒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板(33)底部设有扭转轴(34),所述扭转轴(34)与所述机柜(1)内的隔板(18)活动连接,所述扭转轴(34)底端挂接有扭转配重块(37);
所述隔板(18)下侧设置扭转电机(35),所述扭转电机(35)设有皮带(36)套接与所述扭转轴(34)之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轴(34)与所述隔板(18)间设有轴承机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闻海时彬薛梦驰杨先金李吉超宋志佗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