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涛专利>正文

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32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侧设置有气袋,气袋的顶部设置有气管,气袋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气囊,两个气囊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隔板,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外壳,活塞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球,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板可以吸收来自水流的冲击力,通过气袋可以传递水流的冲击力,水流的冲击力会通过气管进入外壳中,通过外壳中的活塞,活塞会将冲击力传递到第一金属球,第一金属球和第二金属球相互作用可以发出响声,实现了检测和警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河堤约束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堤防还可以抵挡风浪及抗御海潮。堤防按其修筑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河堤、江堤、湖堤、海堤以及水库、蓄滞洪区低洼地区的围堤等。现有的水利堤防在使用过程中,有时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对堤防设施有较大影响,而人力无法准确观测和了解水流的冲击力,这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了解水流的冲击力,进而进行堤防的加固检测,因此我们做出改进,提出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水流冲击力过大的问题,而提出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设置有气袋,所述气袋的顶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袋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气囊,两个所述气囊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气袋的底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外壳,所述气管的顶端与所述外壳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球,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球。优选的,所述外壳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金属球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球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绳,所述第一金属球通过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视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通过挡板可以在水流产生冲击时传递冲击力,通过气袋可以缓冲挡板受到的冲击力,且冲击力会压缩气袋,通过气袋和气管可以将冲击力传递到气管的顶端。2、该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通过两个气囊可以提高气袋的缓冲效果,通过两个隔板和第一弹簧可以使得气袋的中部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复位的目的,通过单向阀可以使得气袋在恢复到原来模样时,外界空气能够进入气袋中。3、该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通过进入外壳中的气体,气体会作用在活塞上,通过活塞可以向上冲击,活塞会撞击在第一金属球上,通过第一金属球可以撞击在第二金属球上,通过第一金属球和第二金属球之间相互撞击,撞击产生的声音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实现了检测警报的目的,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水流的冲击力。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挡板可以吸收来自水流的冲击力,通过气袋可以传递水流的冲击力,水流的冲击力会通过气管进入外壳中,通过外壳中的活塞,活塞会将冲击力传递到第一金属球,第一金属球和第二金属球相互作用可以发出响声,实现了检测和警报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的气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的气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挡板;3、气袋;4、气管;5、气囊;6、隔板;7、第一弹簧;8、单向阀;9、外壳;10、活塞;11、第一金属球;12、第二金属球;13、第二弹簧;14、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内侧设置有气袋3,气袋3的顶部设置有气管4,通过挡板2可以在水流产生冲击时传递冲击力,通过气袋3可以缓冲挡板2受到的冲击力,且冲击力会压缩气袋3,通过气袋3和气管4可以将冲击力传递到气管4的顶端,气袋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气囊5,两个气囊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隔板6,两个隔板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7,气袋3的底端设置有单向阀8,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外壳9,气管4的顶端与外壳9的底端相连通,通过两个气囊5可以提高气袋3的缓冲效果,通过两个隔板6和第一弹簧7可以使得气袋3的中部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复位的目的,通过单向阀8可以使得气袋3在恢复到原来模样时,外界空气能够进入气袋3中,外壳9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活塞10,活塞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球11,外壳9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球12,通过进入外壳9中的气体,气体会作用在活塞10上,通过活塞10可以向上冲击,活塞10会撞击在第一金属球11上,通过第一金属球11可以撞击在第二金属球12上,通过第一金属球11和第二金属球12之间相互撞击,撞击产生的声音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实现了检测警报的目的,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水流的冲击力。其中,外壳9与若干个第二金属球1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3,通过第二弹簧13可以使得第二金属球12的位置能够在被撞击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其中,外壳9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通过透气孔可以使得气袋3被压缩后产生的气体能够流出。其中,挡板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通过橡胶套14可以保护,提高对挡板2的保护效果。其中,第一金属球1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绳,第一金属球11通过连接绳与外壳9内壁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连接绳可以使得第一金属球11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了复位的目的。其中,外壳9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视窗,通过视窗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外壳9中活塞10在受到气体冲击时弹起的高度,进而了解水流的冲击力,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水流冲击力的了解程度。本技术中,通过挡板2可以在水流产生冲击时传递冲击力,通过气袋3可以缓冲挡板2受到的冲击力,且冲击力会压缩气袋3,通过气袋3和气管4可以将冲击力传递到气管4的顶端,通过两个气囊5可以提高气袋3的缓冲效果,通过两个隔板6和第一弹簧7可以使得气袋3的中部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复位的目的,通过单向阀8可以使得气袋3在恢复到原来模样时,外界空气能够进入气袋3中,通过进入外壳9中的气体,气体会作用在活塞10上,通过活塞10可以向上冲击,活塞10会撞击在第一金属球11上,通过第一金属球11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内侧设置有气袋(3),所述气袋(3)的顶部设置有气管(4),所述气袋(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气囊(5),两个所述气囊(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隔板(6),两个所述隔板(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7),所述气袋(3)的底端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外壳(9),所述气管(4)的顶端与所述外壳(9)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外壳(9)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球(11),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球(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内侧设置有气袋(3),所述气袋(3)的顶部设置有气管(4),所述气袋(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气囊(5),两个所述气囊(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隔板(6),两个所述隔板(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7),所述气袋(3)的底端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外壳(9),所述气管(4)的顶端与所述外壳(9)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外壳(9)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金属球(11),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涛张宇宪易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