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铁辉专利>正文

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12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循环泵、若干蒸汽发生器及蒸汽总管,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进水总管的管路上,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经进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后段连接,所述排水口经排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前段连接,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实现了单泵给多个蒸汽发生器同时增压,减少了配件,有效地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同时,水资源可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蒸汽是采用锅炉设备由液态水加热制成,蒸汽的用途有很多,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的动力和居民生活的采暖。但是高温高压的蒸汽蕴含大量的能源,如果蒸汽发生器泄露或发生爆炸,就会产生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因此按照TSG《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一般使用的电蒸汽发生器的正常水位水容量小50L,以及蒸汽发生器电功率不大于120KW(额定蒸汽量为172KG/H)。但是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场合,蒸汽的使用量峰谷比值大,如果使用一台大功率的蒸汽发生器,不仅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而且使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好,因此蒸汽发生器的生产厂家和使用者采用将几台小功率的蒸汽发生器并联的方法来提高功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种方法每个蒸汽发生器需要配备一个增压进行给水,配件增多导致接管也比较复杂,发生故障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使用单泵即可带动多个蒸汽发生器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循环泵、若干蒸汽发生器及蒸汽总管,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进水总管的管路上,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经进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后段连接,所述排水口经排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前段连接,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均设有变频模块。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燃烧室及依次连通的冷凝换热器、蒸发换热器及水汽分离桶,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冷凝换热器,所述蒸汽出口和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水汽分离桶。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风机,所述燃烧室、所述蒸发换热器、所述冷凝换热器及所述风机从下至上依次排布。进一步的,所述水汽分离桶内设有可根据水位控制所述补水电磁阀启闭的水位探针。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总电磁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每个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均连接在循环泵后的进水总管上,实现了单泵给多个蒸汽发生器同时供水,减少了配件,有效地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蒸汽发生器的排水口连接在循环泵前的进水总管上,可将蒸汽发生器分离出来的水分回送至进水管,经循环泵重新进入蒸汽发生器,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热转换速度高、出汽快、热效率高、功率大等优点,且功率可通过模块数进行调节,节能环保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图。其中:1-进水总管;2-循环泵;3-蒸汽发生器;31-燃烧室;32-蒸发换热器;33-冷凝换热器;34-水汽分离桶;35-风机;36-水位探针;4-蒸汽总管;5-进水电磁阀;6-补水电磁阀;7-进水总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总管1、循环泵2、若干蒸汽发生器3及蒸汽总管4。多个蒸汽发生器3并列设置,每个蒸汽发生器3均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和蒸汽出口。每个蒸汽发生器3的进水口经水流开关和进水电磁阀5后与进水总管1的循环泵后段连通,排水口经补水电磁阀6与进水总管1的循环泵前端连通,蒸汽出口则与蒸汽总管4连通。如此设置,全部蒸汽发生器3均可由一个循环泵2供水,并且回水可回流至进水总管1中,产生的蒸汽汇集到一个蒸汽总管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多模块循环工作系统。进水总管1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总电磁阀7。进一步的,蒸汽发生器3包括有燃烧室31、蒸发换热器32、冷凝换热器33、水汽分离桶34及风机35。冷凝换热器32、蒸发换热器31及水汽分离桶34依次连通,进水口即为冷凝换热器33的进水端,蒸汽出口设于水汽分离桶34的顶部,排水口设于水汽分离桶34的侧部。水汽分离桶34内还设有水位探针36,它可以根据水位控制补水电磁阀6,使桶内的水位保持在合理水平。燃烧室31、蒸发换热器32、冷凝换热器33及风机35从下至上依次排布,水汽分离桶34则设于燃烧室31的一侧。风机35可以拉高燃烧室31的火焰,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蒸汽发生器3内还设有变频模块,通过变频模块的控制,可以达到按需配能,使整个系统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每一个蒸汽发生器3均为独立的操作模块系统,可以根据用汽量机器自动判定任意启动其中某几个蒸汽发生器3,不浪费多余蒸汽的能量,不需要人员操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循环泵、若干蒸汽发生器及蒸汽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进水总管的管路上,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经进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后段连接,所述排水口经补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前段连接,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总管、循环泵、若干蒸汽发生器及蒸汽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进水总管的管路上,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经进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后段连接,所述排水口经补水电磁阀与所述进水总管的循环泵前段连接,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均设有变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泵多模块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燃烧室及依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铁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