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9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包括灯具壳体,设置在灯具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及用于固定灯具壳体的支撑架,所述灯具壳体的型腔上通过压条安装有透光板,所述灯具壳体的两端通过端盖密封,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透光板侧,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与透光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低于透光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及时排除洗墙灯上的积水达到自清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水的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积水的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灯作为照明工具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户外灯作为夜间重要的照明工具,通常与周围的道路、景观、建筑相结合进行灯光设计。现有的户外灯包括:道路灯、景观灯、投光灯等。而户外灯一般都是由灯体、玻璃透光板、压条、支撑架及端盖构成。户外灯的灯光从下往上照射建筑,在室外风吹雨淋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当户外灯出光方向竖直向上使用时,由于户外灯的压条与玻璃透光板形成V型空间,所以在玻璃透光板上会积累灰尘、落叶或积水形成安全隐患,而且异物还有可能会遮挡光线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清洁、防积水的灯具。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包括灯具壳体,设置在灯具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及用于固定灯具壳体的支撑架,所述灯具壳体的型腔上通过压条安装有透光板,所述灯具壳体的两端通过端盖密封,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透光板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与压条和透光板形成的V型结构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与透光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低于透光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灯具壳体的侧面还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由若干散热筋条构成,所述各散热筋条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端盖上还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散热筋条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槽由若干个凹槽构成,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凹槽与各散热筋条之间的间距个数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散热筋条与灯具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板与灯具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防水胶条。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灯具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在端盖上设置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该第一排水槽不仅能够引流雨水,而且利用该第一排水槽,在户外风吹、雨淋的情况下也能将灰尘及落叶清理干净,实现了灯具的自清洁。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端盖与灯具壳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透光板位于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筋条位于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设置防水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设置防水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包括灯具壳体1,设置在灯具壳体1内的光源组件及用于固定灯具壳体的支撑架2,该灯具壳体2具有长条形型腔,灯具壳体2的型腔上通过压条4安装有透光板3,压条4和透光板3之间形成V型结构,该结构容易堆积树叶、垃圾等污染物。该透光板3采用玻璃制成,灯具壳体1的两端通过端盖5密封,端盖5上开设有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5-1,第一排水槽5-1位于所述端盖5对应的透光板侧。第一排水槽5-1与压条4和透光板3形成的V型结构相对应,第一排水槽5-1呈V型,该结构不仅能够将雨水进行引流,而且使灯具的外观更美观。所述第一排水槽5-1的底部与透光板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排水槽5-1的底部低于透光板3的上表面,第一排水槽5-1的底部高于透光板3的下表面,保证了端盖的密封性能。当灯具出光方向竖直向上使用时,透光板3位于灯具壳体的上端,容易在透光板3上堆积灰尘、落叶,第一排水槽5-1位于端盖的上端,第一排水槽5-1与压条4和透光板3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压条4和透光板3上的雨水均经第一排水槽5-1进行引流,有效避免了透光板3上积累的灰尘、落叶或积水等异物遮挡灯具的光线射出,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灯具壳体1的侧面还设有散热器6,所述散热器6由若干散热筋条构成,所述各散热筋条之间留有间距。可能地,所述若干散热筋条与灯具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端盖5上还开设有第二排水槽5-2,所述第二排水槽5-2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散热筋条侧。第二排水槽5-2可以为一个,或者所述第二排水槽5-2由若干个凹槽构成,所述第二排水槽5-2的凹槽与各散热筋条之间的间距个数相对应。本实施例第二排水槽5-2采用若干个凹槽构成,若干凹槽与各散热筋条之间的形状相同。当灯具的出光方向与水平方向有一定角度时,使得灯具壳体上的散热筋条位于灯具壳体的上端面,这样可能在散热筋条处形成积水。利用端盖的第二排水槽能将散热筋条处的积水、灰尘等垃圾排出,如图5所示。可能地:参见图6所示,所述透光板3与灯具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防水胶条7。利用该防水胶条7可以使透光板3与灯具壳体1之间形成环状的密封结构,有效防止了积水从透光板进入灯具壳体内。可能地:参见图7所示,所述端盖5与灯具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防水胶圈8。该防水胶圈8与灯具壳体1和透光板3形成的密封结构相同,防水胶圈的四周分别设有支耳,该支耳上设有用于端盖安装在灯具壳体上的通孔,该防水胶圈使端盖与灯具壳体之间形成密封,防止积水从端盖进入灯具壳体。采用本技术使积水自然从灯具壳体两端端盖5上的第一排水槽5-1和第二排水槽5-2流走,并且在风力或者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使堆积在透光板或者散热器上的灰尘、落叶被雨水冲洗干净,达到自清洁的目的。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包括灯具壳体,设置在灯具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及用于固定灯具壳体的支撑架,所述灯具壳体的型腔上通过压条安装有透光板,所述灯具壳体的两端通过端盖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透光板侧,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与透光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低于透光板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包括灯具壳体,设置在灯具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及用于固定灯具壳体的支撑架,所述灯具壳体的型腔上通过压条安装有透光板,所述灯具壳体的两端通过端盖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自清洁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端盖对应的透光板侧,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与透光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部低于透光板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槽与压条和透光板形成的V型结构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的侧面还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由若干散热筋条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华黎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