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斌专利>正文

一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9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包括前壳、扩散膜以及后壳。前壳包括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后壳包括后壳顶壁与后侧侧壁;后壳侧壁与前壳侧壁相互配合,二者与前壳底壁、后壳顶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室,扩散膜置于容纳腔室中;后壳顶壁内侧设置有LED光源,前壳底壁为具有多个防眩栅格的防眩网,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扩散膜之后从防眩网的防眩栅格射出。由于灯具的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为一体结构,因此,该灯具的组装过程简单,只需将扩散膜放置在前壳与后壳间,并且将前壳与后壳两者的侧壁连接固定起来即可,不需要进行前壳侧沿的组装过程,也不需要进行前壳组装过程,极大地简化了灯具组装过程,降低了用户的组装负担和组装难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教室、阅览室、办公室等场所使用的灯具通常都是格栅灯,因为格栅灯在眩光值和照度平均值方面更合适,有利于保护长期处于这些灯具下的人们的视力。一般格栅灯的出光面包括格栅板,格栅板上靠近LED光源的地方还设置有扩散膜,格栅板通过“L”形侧沿以及拐角连接件与格栅灯的后壳固定在一起,例如,如果格栅灯的格栅板为矩形,则格栅灯包括四个独立的“L”形侧沿以及四个拐角连接件,一个拐角连接件可以连接格栅板相邻两个侧边的侧沿,这样,四个拐角连接件就能将四个“L”形侧沿连接成封闭的矩形,且各个“L”形侧沿的横向部分均朝向矩形内部。“L”形侧沿横向的部分所形成的台沿可以用于放置格栅板,而“L”形侧沿纵向的部分将与后壳侧沿固定连接。这种灯具在组装的时候,因为组装工序复杂,组装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因此导致用户负担大,体验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灯具组装难度大,工序复杂,导致用户组装负担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灯具包括前壳、扩散膜以及后壳;前壳包括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后壳包括后壳顶壁与后侧侧壁;后壳侧壁与前壳侧壁相互配合,二者与前壳底壁、后壳顶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室,扩散膜置于容纳腔室中;后壳顶壁内侧设置有LED光源,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前壳底壁;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为一体结构,其中,前壳底壁为具有多个防眩栅格的防眩网,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扩散膜之后从防眩网的防眩栅格射出。可选地,后壳顶壁的材质透明。可选地,前壳和/或后壳为塑料材质。可选地,LED光源包括LED灯条,LED灯条上包括多个LED灯珠。可选地,后壳顶壁上沿着LED灯条的设置路径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孔,灯具还包括与贯穿孔成套的倒刺型卡扣;倒刺型卡扣包括一体结构的卡扣主体与灯条固定刺,卡扣主体的一端为穿过贯穿孔的穿孔端,另一端为无法穿过贯穿孔的固定端,灯条固定刺的一端与卡扣主体倾斜连接,且灯条固定刺与卡扣主体之间的开叉口朝向固定端,穿孔端自后壳顶壁外侧伸入贯穿孔后到达后壳顶壁内侧,灯条固定刺将LED灯条勾连固定在开叉口处。可选地,前壳侧壁与后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前壳侧壁与后壳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螺钉的钉帽位于后壳,螺钉的钉尖自后壳侧壁上的螺孔旋入,并旋进前壳侧壁的螺孔中。可选地,后壳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后壳上的螺孔位于固定凹槽的槽底,螺钉的钉帽位于固定凹槽中,固定凹槽的槽口上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形状、尺寸与固定凹槽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可选地,一个固定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螺孔,与两个互不连通的螺孔相互配合的螺钉的钉帽均位于固定凹槽中。可选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后壳顶壁外侧的电气单元以及扣盖,扣盖将电气单元罩在其同后壳顶壁配合形成的保护空间中;电气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通过外输电线连接,输出端与LED光源通过内输电线相连,内输电线通过后壳上的线缆孔自后壳外侧穿入后壳内侧并与LED光源电连接。可选地,电气单元包括电压转换器和/或,电压转换器用于将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成LED光源的工作电压后提供给LED光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LED光源的工作。可选地,扣盖包括顶壁与侧壁,侧壁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横向侧壁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纵向侧壁;横向侧壁与顶壁一体成型,纵向侧壁中与顶壁铰链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可选地,纵向侧壁能够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后壳顶壁上。可选地,灯具还包括吊装支架以及设置在后壳顶壁外侧并且槽沿外凸的布线槽沟,布线槽沟的延伸方向与后壳顶壁的长边平行,并在扣盖相对的两侧均有布设,且伸入扣盖的遮罩范围内;吊装支架包括两个一端设置在布线槽沟中且分别位于扣盖两侧的中空管,中空管设置在布线槽沟中的一端为后壳连接端,另一端为外部固定端,后壳连接端与布线槽沟固定连接;外输电线从外部固定端进入中空管内后从后壳连接端穿出,进入布线槽沟内,沿着布线槽沟进入扣盖的遮罩范围内,与电气单元电连接。可选地,布线槽沟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槽沿与第二槽沿,第一槽沿上设置有与第二槽沿上第二通孔位置相对且成对的第一通孔,后壳连接端的孔壁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通孔对,后壳连接端位于布线槽沟内,且后壳连接端与布线槽沟的槽沿通过钉尖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后壳连接端上通孔对以及第二通孔的销钉固定连接。可选地,布线槽沟在扣盖两侧沿着自身的延伸方向均设置有至少两对通孔。可选地,吊装支架与布线槽沟的槽沿均为金属材质。可选地,供电电源为外部供电电源或位于后壳顶壁外侧的蓄电池,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气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接受外部供电电源输送的电能并进行存储,在无外部供电电源向电气单元输送电能时将自身存储的电能输出至电气单元。可选地,蓄电池位于扣盖的遮罩范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包括前壳、扩散膜以及后壳。其中前壳包括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后壳包括后壳顶壁与后侧侧壁;后壳侧壁与前壳侧壁相互配合,二者与前壳底壁、后壳顶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室,扩散膜置于容纳腔室中;后壳顶壁内侧设置有LED光源,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前壳底壁。前壳底壁为具有多个防眩栅格的防眩网,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扩散膜之后从防眩网的防眩栅格射出。和相关技术中灯具不同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具的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为一体结构,因此,该灯具的组装过程简单,只需要将扩散膜放置在前壳与后壳之间,并且将前壳与后壳两者的侧壁连接固定起来即可,不需要进行前壳侧沿的组装过程(即将多个侧沿通过拐角连接件连接起来形成前壳侧沿的过程),也不需要进行前壳组装过程(即将前壳底壁与前壳侧沿固定连接成前壳的过程),极大地简化了灯具组装过程,降低了用户的组装负担和组装难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灯具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灯具的一种装配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灯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倒刺形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倒刺形卡扣与灯具后壳顶壁配合的一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灯具中LED灯条的一种安装流程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灯具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扣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灯具的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后壳顶壁中布线凹槽的一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灯具吊装支架装配的一种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前壳、扩散膜以及后壳;所述前壳包括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所述后壳包括后壳顶壁与后侧侧壁;所述后壳侧壁与所述前壳侧壁相互配合,二者与所述前壳底壁、后壳顶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室,所述扩散膜置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所述后壳顶壁内侧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前壳底壁;所述前壳底壁与所述前壳侧壁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前壳底壁为具有多个防眩栅格的防眩网,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扩散膜之后从所述防眩网的防眩栅格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前壳、扩散膜以及后壳;所述前壳包括前壳底壁与前壳侧壁,所述后壳包括后壳顶壁与后侧侧壁;所述后壳侧壁与所述前壳侧壁相互配合,二者与所述前壳底壁、后壳顶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室,所述扩散膜置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所述后壳顶壁内侧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前壳底壁;所述前壳底壁与所述前壳侧壁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前壳底壁为具有多个防眩栅格的防眩网,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扩散膜之后从所述防眩网的防眩栅格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顶壁的材质透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或所述后壳为塑料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上包括多个LED灯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顶壁上沿着所述LED灯条的设置路径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孔,所述灯具还包括与所述贯穿孔成套的倒刺型卡扣;所述倒刺型卡扣包括一体结构的卡扣主体与灯条固定刺,所述卡扣主体的一端为穿过贯穿孔的穿孔端,另一端为无法穿过所述贯穿孔的固定端,所述灯条固定刺的一端与所述卡扣主体倾斜连接,且所述灯条固定刺与所述卡扣主体之间的开叉口朝向所述固定端,所述穿孔端自所述后壳顶壁外侧伸入所述贯穿孔后到达所述后壳顶壁内侧,所述灯条固定刺将所述LED灯条勾连固定在所述开叉口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侧壁与所述后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前壳侧壁与所述后壳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所述螺钉的钉帽位于所述后壳,所述螺钉的钉尖自所述后壳侧壁上的螺孔旋入,并旋进所述前壳侧壁的螺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后壳上的螺孔位于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底,所述螺钉的钉帽位于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口上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固定凹槽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一个固定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螺孔,与所述两个互不连通的螺孔相互配合的螺钉的钉帽均位于所述固定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壳顶壁外侧的电气单元以及扣盖,所述扣盖将所述电气单元罩在其同所述后壳顶壁配合形成的保护空间中;所述电气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通过外输电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通过内输电线相连,所述内输电线通过所述后壳上的线缆孔自所述后壳外侧穿入所述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郑瑛
申请(专利权)人:李斌郑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