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灯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90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灯槽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板、折弯板和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板平行,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第二平面板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墙壁,所述折弯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所述折弯板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连接有叠层灯槽线条,所述叠层灯槽线条与所述折弯板、所述第二平面板从上到下围成用于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和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构件的拼接灵活实现复杂的结构,叠层灯槽线条结构具有层次感,整体吊装的过程简单方便安全,节省人工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灯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异形灯槽结构。
技术介绍
灯槽式隐藏灯具,改变灯光方向的凹槽,通过在灯槽内隐藏安装灯具,通过灯具的放光结构将灯光反射处理,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装饰效果。目前,人们的灯槽的饰面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构造独特的灯槽结构虽然在视觉带来较大的效果,但是在实现该结构上往往需要开具特定的模具,麻烦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异形灯槽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形灯槽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板、折弯板和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板平行,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第二平面板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墙壁,所述折弯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所述折弯板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连接有叠层灯槽线条,所述叠层灯槽线条与所述折弯板、所述第二平面板从上到下围成用于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和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包括主面板以及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主面板两端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平行且位于所述主面板的同一侧;所述折弯板通过所述第一折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通过所述第二折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作为优选,所述叠层灯槽线条包括弯角线条、直板和平板,所述弯角线条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线条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二线条板,所述第一线条板和第二线条板垂直相交呈L型,所述第一线条板与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相对接,所述第二线条板与所述直板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平板两端分别与直板、折弯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直板、折弯板围成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所述平板、直板、折弯板、第二平面板、弯角线条围成安装灯具的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作为优选,所述平板与所述折弯板固定处连接有肋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条板与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嵌缝条,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设有槽口,所述嵌缝条插接于槽口内。作为优选,还包括位于折弯板与第二平面板之间的第三平面板,所述第三平面板的一端分别与折弯板、第二平面板固定,所述第三平面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条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平面板上设有用于埋藏固定螺钉的第一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直板上设有用于埋藏固定螺钉的第二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叠层灯槽线条为铝合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通过简单构件的拼接灵活实现复杂的结构,叠层灯槽线条结构具有层次感,整体吊装的过程简单方便安全,节省人工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异形灯槽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平面板,2-折弯板,3-第二平面板,4-叠层灯槽线条,5-第一灯槽,6-第二灯槽,7-第三平面板,8-墙壁,9-方管,10-方管固定结构,21-主面板,22-第一折板,23-第二折板,41-弯角线条,42-直板,43-平板,44-第一线条板,45-第二线条板,46-肋板,47-嵌缝条,51-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异形灯槽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板1、折弯板2和第二平面板3,第一平面板1与第二平面板3平行,第一平面板1的第一端、第二平面板3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两面相对设置的墙壁8,折弯板2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平面板1的正面,折弯板2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平面板3的背面,第二平面板3的第二端连接有叠层灯槽线条4,叠层灯槽线条4与折弯板2、第二平面板3从上到下围成用于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5和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6。如图2所示,第一平面板1的上端可以设置方管9,方管9通过方管固定结构10固定在第一平面板1上。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折弯板2包括主面板21以及分别垂直设置于主面板21两端的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平行且位于主面板21的同一侧。折弯板2通过第一折板22固定于第一平面板1的正面,通过第二折板23固定于第二平面板3的背面。比如,折弯板2上端通过第一折板22固定于第一平面板1第二端端部的下底面,折弯板2下端通过第二折板23固定于第二平面板3中间偏右的上底面。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如图3所示,叠层灯槽线条4包括弯角线条41、直板42和平板43,弯角线条4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线条板44和水平设置的第二线条板45,第一线条板44和第二线条板45垂直相交呈L型,第一线条板44呈水平方向与第二平面板3的第二端相对接,第二线条板45呈竖直方向与直板42平行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呈水平方向的平板43两端分别与直板42、折弯板2固定连接;平板43、直板42、折弯板2围成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5,平板43、直板42、折弯板2、第二平面板3、弯角线条41围成安装灯具的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6。叠层灯槽线条4通过简单的线条组合形成上下两个灯槽,以便同时安放两个灯具或者将灯具的位置做上下更换。另外,平板43与折弯板2固定处可以连接有肋板46。肋板46在打钉处均可以安装有收边条,以遮挡螺钉,提高肋板46的完整性。第一线条板44与第二平面板3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嵌缝条47,第二平面板3的第二端设有槽口,嵌缝条47插接于槽口内。为了加强稳固性,折弯板2与第二平面板3之间可以设有第三平面板7,第三平面板7的一端分别与折弯板2、第二平面板3固定,第三平面板7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条板44固定连接。特别的,第二平面板3上设有用于埋藏固定螺钉的第一凹槽51;直板42上设有用于埋藏固定螺钉的第二凹槽52。这种设置可以在凹槽内打钉,然后再将具有凹槽的结构通过凹槽安装于其他固定线条上,从而能够实现对钉子进行隐藏,不会影响装饰效果。叠层线条结构4可以选用铝合金饰面,有层次感,金属质感强烈,视觉效果突出,整体吊装的过程简单方便安全,节省人工和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板、折弯板和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板平行,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第二平面板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墙壁,所述折弯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所述折弯板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连接有叠层灯槽线条,所述叠层灯槽线条与所述折弯板、所述第二平面板从上到下围成用于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和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板、折弯板和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板平行,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第二平面板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墙壁,所述折弯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所述折弯板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连接有叠层灯槽线条,所述叠层灯槽线条与所述折弯板、所述第二平面板从上到下围成用于安装灯具的半包围状的第一灯槽和全包围状的第二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包括主面板以及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主面板两端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平行且位于所述主面板的同一侧;所述折弯板通过所述第一折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正面,通过所述第二折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灯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灯槽线条包括弯角线条、直板和平板,所述弯角线条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线条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二线条板,所述第一线条板和第二线条板垂直相交呈L型,所述第一线条板与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相对接,所述第二线条板与所述直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义赏周东珊步挺薛猛杨贺磊胡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