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式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式净水器的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0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式净水器的控制阀,其中该龙头式净水器包括一净水单元,一出水单元,以及一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阀体和一阀芯,其中该阀体具有一内腔、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一第三开口和一第四开口,该阀芯包括一动阀片和一定阀片,其中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且该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转动,其中该第二开口被导通于该净水单元的第一连通入口,该第三开口被导通于该出水单元的第一导通入口,该第四开口被导通于该出水单元的第二导通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龙头式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式净水器的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到水处理
,尤其涉及到龙头式净水器和用于龙头式净水器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龙头式净水器是一类能够被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终端的便携式净水器。以家用水龙头为例,在所述家用水龙头的出口位置能够被安装有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当所述家用水龙头处于一打开状态时,所述龙头式净水器能够对于来自所述家用水龙头的水流进行净化,然后输出净化后的水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所述龙头式净水器一般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提供净化后的水,一种工作模式是直接输出来自于所述家用水龙头的原水。当用户基于不同的需求需要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切换时,通过需要控制一旋钮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龙头式净水器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比如说当所述旋钮在一甲位置,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处于一净水模式,当所述旋钮在一乙位置,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处于一原水模式,所述旋钮从所述甲位置切换至所述乙位置的旋转角度可能是90度。在用户需要从所述原水模式切换回所述净水模式,所述旋钮需要从所述乙位置被转回所述甲位置。也就是说,所述旋钮在所述甲位置和所述乙位置回来转动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目前的所述龙头式净水器通过在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内设置一连杆结构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所述工作模式的切换。一旦所述乙位置或者是所述甲位置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所述龙头式净水器的工作模式将无法被切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选择维修或者是重新更换所述龙头式净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通过其控制阀,例如,一平面阀控制水流流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能够控制该龙头式净水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具有多个工位,且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的每个工位对应该龙头式净水器的一种工作模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的多个工位对应该龙头式净水器的一种工作模式。相应地,当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出现故障而导致无法被控制处于某个工位时,可被控制处于该工作模式对应的另一工位,从而实现相应功能。换句话说,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的多个工位对应该龙头式净水器的一种工作模式,以便于使用者切换到预期工作模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包括一控制阀和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被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360度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控制阀,以便于使用者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相应工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能够在不同工位分别控制水流在不同方向上流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中本技术龙头式净水器的平面阀不需要精密的结构和复杂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包括:一净水单元,其中所述净水单元具有一第一连通入口和一第一连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通出口;一出水单元,其中所述出水单元具有一第一导通入口、一第一导通出口、一第二导通入口以及一第二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二导通出口;以及一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是一平面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一阀体和一阀芯,其中所述阀体具有一内腔、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一第三开口和一第四开口,所述阀芯包括一动阀片和一定阀片,其中所述动阀片和所述定阀片均被设置在该内腔,且所述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净水单元的所述第一连通入口,所述第三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一导通入口,其中所述第四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二导通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三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一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二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三连通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定阀片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一第三孔、一第四孔、一第五孔以及一第六孔,其中所述动阀片具有一第七孔,其中所述定阀片具有一正面和一背面,所述动阀片具有一背面,其中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和所述动阀片的所述背面被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三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六孔,其中所述第一孔被导通于所述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三孔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开口,其中所述第五孔被导通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七孔被导通于所述第一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具有六个工位,一第一工位、一第二工位、一第三工位、一第四工位、一第五工位以及一第六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一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一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二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三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三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四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五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六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六孔,从而所述第三连通通道被导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动阀片进一步具有一第八孔,其中所述第八孔被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具有六个工位,一第一工位、一第二工位、一第三工位、一第四工位、一第五工位以及一第六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八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四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一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第八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五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二连通通道被导通,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七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八孔被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六孔,从而一个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一第三连通通道被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净水单元,其中所述净水单元具有一第一连通入口和一第一连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通出口;/n一出水单元,其中所述出水单元具有一第一导通入口、一第一导通出口、一第二导通入口以及一第二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二导通出口;以及/n一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是一平面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一阀体和一阀芯,其中所述阀体具有一内腔、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一第三开口和一第四开口,所述阀芯包括一动阀片和一定阀片,其中所述动阀片和所述定阀片均被设置在所述内腔,且所述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净水单元的所述第一连通入口,所述第三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一导通入口,其中所述第四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二导通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8 CN 20181108923381.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净水单元,其中所述净水单元具有一第一连通入口和一第一连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通出口;
一出水单元,其中所述出水单元具有一第一导通入口、一第一导通出口、一第二导通入口以及一第二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导通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导通入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二导通出口;以及
一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是一平面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一阀体和一阀芯,其中所述阀体具有一内腔、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一第三开口和一第四开口,所述阀芯包括一动阀片和一定阀片,其中所述动阀片和所述定阀片均被设置在所述内腔,且所述动阀片被设置能够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净水单元的所述第一连通入口,所述第三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一导通入口,其中所述第四开口被导通于所述出水单元的所述第二导通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具有一第一工作模式、一第二工作模式以及一第三工作模式,其中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时,所述阀芯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一第三孔、一第四孔、一第五孔、一第六孔和一第七孔,其中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五孔和所述第六孔形成在所述定阀片,所述第七孔形成在所述动阀片,其中所述第一孔分别被导通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三孔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六孔,所述第五孔分别被导通于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七孔被导通于所述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二孔、一第三孔、一第四孔、一第五孔、一第六孔和一第七孔,其中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五孔和所述第六孔形成在所述定阀片,所述第七孔形成在所述动阀片,其中所述第一孔分别被导通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三孔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六孔,所述第五孔分别被导通于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七孔被导通于所述第一开口,其中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动阀片被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以使所述阀芯的所述第七孔与所述定阀片的所述第一孔或第四孔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动阀片被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以使所述阀芯的所述第七孔与所述定阀片的所述第二孔或第五孔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龙头式净水器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时,所述动阀片被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以使所述阀芯的所述第七孔与所述动阀片的所述第三孔或第六孔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所述第三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具有一正面和一背面,所述动阀片具有一背面,其中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和所述动阀片的所述背面被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三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六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具有一正面和一背面,所述动阀片具有一背面,其中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和所述动阀片的所述背面被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正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三孔在所述定阀片的所述背面被导通于所述第六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具有六个工位,一第一工位、一第二工位、一第三工位、一第四工位、一第五工位和一第六工位,其中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二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三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三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四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四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五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第七孔与所述第六孔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第三连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一第三部分、一第四部分、一第五部分和一第六部分,所述动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一第三区域、一第四区域、一第五区域以及一第六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孔位于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五孔位于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孔位于所述第六部分,所述第七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进一步具有一第八孔,其中所述第八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进一步具有一第八孔,其中所述第八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其中所述第八孔被设置在所述动阀片的所述第四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一个第一孔、一个第二孔、一个第三孔和一个第四孔,其中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形成在所述定阀片,所述第四孔形成在所述动阀片,其中所述第一孔被连通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孔被连通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孔被连通于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孔被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具有一第一工位、一第二工位和一第三工位,其中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三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和一第三部分,所述动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和一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进一步具有一第五孔,其中所述第五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具有一第一工位、一第二工位、一第三工位、一第四工位、一第五工位和一第六工位,其中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五孔与所述第二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三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四工位时,所述第五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当所述控制阀在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第五孔与所述第三孔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分别和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一第三部分、一第四部分、一第五部分和一第六部分,所述动阀片自其中心朝外延伸被等分为一第一区域、一第二区域、一第三区域、一第四区域、一第五区域以及一第六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孔位于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四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五孔被设置在所述动阀片的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10、11、12、15或16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单元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滤芯,且所述滤芯分别与所述净水单元所述第一连通入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出口相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单元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滤芯,且所述滤芯分别与所述净水单元所述第一连通入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出口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振麟胡霄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科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