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击的旧改房屋结构
本技术属于青砖小瓦老式房屋的旧改领域。
技术介绍
青砖小瓦老式房屋(简称老房屋)是指具有一间客堂和两间厢房的房屋,两间厢房分别位于客堂两侧,厢房与客堂之间以单砖隔墙相分开,老房屋的建筑年代久远,不具备防雷设施,防雷效果较差。很多老房屋的建筑年代久远,已经不适合居住,需要进行旧改,旧改时一般是先拆除屋面,再加固和加高外墙,并外墙中部增加楼板,最后在外墙顶部重新建造屋面,得到旧改房屋,旧改房屋内可通过各隔墙形成包括卧室和客厅在内的各个房间。老房屋旧改通常由小工程队施行,在旧改时一般不会考虑如何使旧改得到的房屋具备防雷能力,而且小工程队的技术能力有限,也不清楚如何使房屋具备较好的防雷能力,导致得到的旧改房屋与老房屋一样防雷效果较差,在遭遇雷电袭击时,由于人体的导电性和电器的导电性都优于房屋的主体结构,导致雷电会优先流向人员和电器,造成人员受伤和电器损坏。因此,现有旧改房屋存在防雷效果差的缺陷,会因雷击造成人员受伤和电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击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击的旧改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视为长方框形的外墙(1),外墙(1)的顶部设有屋面(2),屋面(2)的底部设有第一导电单元(3);外墙(1)内设有隔墙(9),隔墙(9)的一侧形成客厅,隔墙(9)另一侧的中部设有楼板(4),楼板(4)的上方形成阁楼,楼板(4)的下方形成卧室;外墙(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电单元(3)连接的第二导电单元(6);所述第二导电单元(6)包括田字型的铁架(61),铁架(61)上焊接有钢丝网(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击的旧改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视为长方框形的外墙(1),外墙(1)的顶部设有屋面(2),屋面(2)的底部设有第一导电单元(3);外墙(1)内设有隔墙(9),隔墙(9)的一侧形成客厅,隔墙(9)另一侧的中部设有楼板(4),楼板(4)的上方形成阁楼,楼板(4)的下方形成卧室;外墙(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电单元(3)连接的第二导电单元(6);所述第二导电单元(6)包括田字型的铁架(61),铁架(61)上焊接有钢丝网(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击的旧改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9)内设有第一钢柱(7),第一导电单元(3)通过第一钢柱(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