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65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的顶部皆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液压顶升装置主体的一端皆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油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二U型板将第二U型板的顶面与桥梁完全贴合,通过转动第三U型板和安装杆,将安装杆上的卡块卡入对应的第三U型板上的卡槽内,将第三U型板上的第二限位杆转动至卡块上的第二凹槽内,并将第二螺轩穿过第二螺纹孔拧入第二螺纹凹槽,使得第三U型板和安装杆固定在一起,使得该液压顶升装置可以针对桥梁的坡度调节第二U型板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顶升设备
,具体为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桥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毡或平板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钢支座和特殊支座等,抗震支座就是属于其中的一种,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抗震支座需要定期维护,碰到故障或者使用年限过长更是要及时更换,这就需要用到液压顶升装置对桥梁的上部结构进行顶升操作,从而更换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的抗震支座,而在桥梁顶升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桥梁是具有一定坡度的,这就导致桥梁上部结构的底部与液压顶升装置的输出端不能完全贴合,造成接触面积过小,顶升过程中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对桥梁与液压顶升装置的地方造成破坏,进而影响整个顶升过程,在顶升结束后操作人员对抗震支座进行更换时,由于操作过程往往持续较长时间,而且此时液压顶升装置一直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此时液压顶升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内部的顶部皆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远离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一端皆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油料管(12),所述油料管(12)穿过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17),所述活塞(17)的顶部安装有顶升杆(10),所述顶升杆(10)穿过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液压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抗震支座更换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内部的顶部皆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远离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一端皆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油料管(12),所述油料管(12)穿过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17),所述活塞(17)的顶部安装有顶升杆(10),所述顶升杆(10)穿过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的上方,所述顶升杆(10)的顶部安装有第一U型板(4),所述第一U型板(4)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一组第一限位杆(2),所述第一限位杆(2)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4),所述液压顶升装置主体(1)两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一组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靠近第一限位杆(2)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螺纹凹槽(13),所述第一螺纹凹槽(13)的内部皆安装有与第一螺纹孔(14)相互配合的第一螺轩(3),所述第一螺轩(3)皆穿过第一螺纹孔(14),所述第一U型板(4)内部远离油料管(12)的一侧铰接有第二U型板(5),所述第一U型板(4)内部的底部均匀铰接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9)两端的顶部皆均匀安装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U型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鑫波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