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9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包括基线,基线包括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相互捻合,基线的表面缠绕有加强线,第一芯线包括聚酯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聚酯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的表面缠绕有棉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纱线技术领域。该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阻燃涂层为硅胶涂层,阻燃微粒为十溴二苯乙烷粉末,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从而使织物不易燃烧,且使纱线能够适用于更多的领域,扩大了适用范围,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相互配合,使该纱线既有较好的阻燃性,又有较高的强度,芯线内设置有聚酯纤维和棉纤维,使该纱线不易断裂,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及吸水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
本技术涉及纱线
,具体为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现有的纱线一般阻燃性能较差,当利用纱线作为纺织原料加工成衣物、家居用品等纺织品时,会比较容易燃烧,安全性较低,且使纱线无法适用于更多的物品加工,缩小了纱线的适用范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解决了阻燃性能较差,导致加工成的纺织品易燃烧,且缩小了纱线的适用范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包括基线,所述基线包括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所述第一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包括基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1)包括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所述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相互捻合,所述基线(1)的表面缠绕有加强线(2),所述第一芯线(11)包括聚酯纤维(111)和三聚氰胺纤维(112),所述聚酯纤维(111)和三聚氰胺纤维(112)的表面缠绕有棉纤维(113),并且棉纤维(113)的表面缠绕有聚苯并咪唑纤维(114),所述聚苯并咪唑纤维(114)的表面涂覆有阻燃涂层(115),所述棉纤维(113)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微粒(1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包括基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1)包括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所述第一芯线(11)和第二芯线(12)相互捻合,所述基线(1)的表面缠绕有加强线(2),所述第一芯线(11)包括聚酯纤维(111)和三聚氰胺纤维(112),所述聚酯纤维(111)和三聚氰胺纤维(112)的表面缠绕有棉纤维(113),并且棉纤维(113)的表面缠绕有聚苯并咪唑纤维(114),所述聚苯并咪唑纤维(114)的表面涂覆有阻燃涂层(115),所述棉纤维(113)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微粒(1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层(115)为硅胶涂层,所述阻燃微粒(116)为十溴二苯乙烷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螺旋束体结构的阻燃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线(2)包括纤维素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艺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