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53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和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滚筒外壁为多面体结构,所述多面体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板,其中一面设有可开合的盖子,所述滚筒内设有加热器;所述滚筒支架设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滚筒支架上;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蓄电池、电机和传动部分,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机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滚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对有机废弃物物料进行加热促进升温,并把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为固体、进而也可发酵为液体有机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废弃物生产国。有文献统计,我国2015年城乡有机废弃物年产生量超过60亿t,其中畜禽粪便产生量约38亿t,秸秆产生量超过10亿t。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亿t,其中餐厨垃圾约9000万t。面对潜力巨大的废弃物资源,我国整体利用率偏低,城镇生活垃圾绝大部分处于“混合倾倒、混合清运、混合掩埋”状态,且传统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约占95%。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空间巨大,但目前已有的集中资源化利用技术因为收集、运输带来的经济和人力成本问题大大影响了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而现存的分散性原位处理设备也由于能耗和专业人员维护成本等原因没能解决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耗费能源少、维护成本低、可便于分散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技术,使得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适于不同室温,且能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以利用自然能对有机废弃物物料进行加热促进升温,并把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为固体、进而也可发酵为液体有机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本技术首先提出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和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滚筒的外壁为多面体结构,所述外壁的表面设有太阳能板,其中一面设有可开合的盖子,所述滚筒内设有加热器;所述滚筒支架设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滚筒支架上;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蓄电池、电机和传动部分,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机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滚筒连接。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将有机废弃物在滚筒内利用太阳能板收集的太阳能进行加热,使其起升温度达到合适温度,从而保证有机物能够快速进入发酵状态。本技术将滚筒设置为多面体,可较大面积利用太阳能;本技术的滚筒可以由太阳能作为动力来源进行驱动,进一步合理高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而且使滚筒转动有助于发酵物的混合均匀,有助于内部的通风。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可为U型加热管,该U型加热管设于所述滚筒的内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滚筒的中心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多面体外壁之间形成盛物容腔,所述内筒的材料为导热材料,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部分设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的两端封闭。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筒壁上可设有散热孔,所述加热器为加热棒,所述内筒与所述滚筒的转轴在端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的材质为耐蚀材质,所述多面体为六棱柱结构,所述滚筒的外壁为夹层结构,中间夹层为保温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传动部分为传送带结构;所述滚筒的转轴上设有转动手柄。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设有堆肥茶发酵箱和增氧泵,所述堆肥茶发酵箱设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堆肥茶发酵箱顶盖可开合,所述堆肥茶发酵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口和出液口,所述增氧泵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增氧泵的沙头置于所述堆肥茶发酵箱内。如此设计,使得发酵好的固体有机肥能够及时倒入下方的堆肥茶发酵箱继续发酵,而且太阳能进一步得到利用,可以为增氧泵供电,使得系统既节能又高效,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更合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上可均匀分布4-6个直径4-5mm的小孔,连接所述增氧泵和沙头的塑料管穿过所述小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堆肥茶发酵箱内,所述沙头置于发酵液面的中部。该沙头用于为堆肥茶发酵箱内的发酵物提供氧气。技术本技术可以在外周环境较低的时候启用,以便于使滚筒内的有机物快速达到起温温度。本技术滚筒的转动有助于发酵物翻动均匀,便于内部通风,提高了肥料化进程的速度。本技术将液化有机肥与固体有机肥的制备较好地衔接起来,能及时将固体有机肥进行进一步发酵为液体肥料,满足农业生产不同时段的用肥需求,还节约了工艺线路,而且进一步利用了固体发酵装置收集的太阳能,还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尽大可能地做到节能、高效、无害化、资源化。本技术的装置可利用太阳能对有机废弃物物料进行加热促进升温,并实现滚筒的间隔旋转使发酵物翻动通气,可以有效地加快堆肥起温速度和堆肥的进程,可以实现连续投加有机废弃物,适合于在蔬菜种植区、集散地及居民社区等场合使用,可把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为固体、液体两种有机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本技术的装置简单,能够较充分地利用太阳能,而且便于转动发酵物,加热方式效率高,而且可将发酵好的固体有机肥料就近处理,进一步发酵为液体有机肥,而且发酵为有机肥时同样可以利用滚筒上的太阳能板收集的太阳能进行增氧处理,使得发酵进程更高效,整个系统各部件配合工作,达到了使系统结构紧凑、降低了能源、占地面积小、使用简单、方便、高效,及维护成本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内壁加热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纵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中堆肥茶发酵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比示意图;图8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含水率变化曲线对比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比示意图;图9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含水率变化曲线对比示意图;图10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图10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发酵过程的含水率变化曲线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滚筒,101太阳能板,102盖子,103加热器,104转轴,105内筒,106盛物容腔,107中间夹层;20滚筒支架,201下支架,202横梁;30电驱动单元,301蓄电池,302电机,303传动部分;40堆肥茶发酵箱,401顶盖,4011小孔,4012进水管口,402侧面,4021出液口;增氧泵50,塑料管5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和电驱动单元,其中/n所述滚筒的外壁为多面体结构,所述外壁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设有太阳能板,外壁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可开合的盖子,所述滚筒内设有加热器;/n所述滚筒支架设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滚筒支架上;/n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蓄电池、电机和传动部分,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机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滚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和电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滚筒的外壁为多面体结构,所述外壁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设有太阳能板,外壁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可开合的盖子,所述滚筒内设有加热器;
所述滚筒支架设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滚筒支架上;
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蓄电池、电机和传动部分,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机和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部分连接,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滚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U型加热管,该U型加热管设于所述滚筒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中心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多面体外壁之间形成盛物容腔,所述内筒的材料为导热材料,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部分设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的两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加热器为加热棒,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凤霞张馨刘建斌李吉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