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34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根据试验找出紫菜不同种类和品系的最佳发育调控条件,在育苗室内通过调节培养容器温度、光线、营养和水运动条件,对培养的悬浮丝状体细胞进行生长调控至细胞浓度为5~10g/L并同步发育;培养容器为箱体结构,安放在室内培养架上,到了紫菜育苗的后期,从细胞产生大量壳孢子供给采苗上网成为最重要的育苗任务,此时需每晚将箱内细胞转入筛网袋内,整夜以流动海水冲击细胞,促进细胞在白昼大量放散壳孢子。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不用传统的贝壳丝状体育苗也能进行大规模、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紫菜育苗生产,育苗空间小、用工少、技术含量高、更加稳定可靠,达到了实用化要求,适用于所有栽培紫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菜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紫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产值占全部栽培海藻的三分之二。迄今,国内外99%以上的栽培紫菜都是采用传统的贝壳丝状体育苗技术,其原理是成熟紫菜放出的果孢子能够钻入贝壳内长成为贝壳丝状体,经过6~10个月的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放散出壳孢子就是紫菜的苗种。海上栽培1公顷(相当于15亩)紫菜需要在陆上室内水池中培养贝壳丝状体15平方米,称作育苗。存在费时、费力、育苗效率低、稳定性差和成本偏高等问题。1963年日本的岩崎英雄(Iwasaki)发现,将果孢子接种到添加了营养盐的海水中也可以发育成以悬浮状态生长的紫菜丝状体,该现象很快就取得了世界的公认。此后40年来,不经过贝壳直接由悬浮丝状体进行生产性育苗,成为岩崎本人和国内外藻类学家数十年来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大量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都肯定了培养悬浮丝状体也可以产生正常的壳孢子,但迄今尚没有人能够解决好转化为生产必须解决的大规模、高效率和低成本三大实用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育苗效率高、稳定性好并且成本低、可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试验找出紫菜不同种类和品系的最佳发育调控条件,在育苗室内通过调节培养容器温度、光线、营养和水运动条件,对培养的悬浮丝状体细胞进行生长调控至细胞浓度为5~10g/L并同步发育;培养容器为箱体结构,安放在育苗室的多层结构培养架上;具体是将悬浮丝状体细胞的发育分为1)藻丝、2)孢子囊枝、3)壳孢子囊形成、4)壳孢子囊成熟四个发育时期实施调控,所述藻丝发育时期15~23℃配以14~18小时长光照6~26周,孢子囊枝发育时期21~28℃配以12~8小时短光照3~10周;壳孢子囊发育及成熟时期可以采用先相对升温再降温或直接降温的方式配以12~8小时短光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试验找出紫菜不同种类和品系的最佳发育调控条件,在育苗室内通过调节培养容器温度、光线、营养和水运动条件,对培养的悬浮丝状体细胞进行生长调控至细胞浓度为5~10g/L并同步发育;培养容器为箱体结构,安放在育苗室的多层结构培养架上;具体是将悬浮丝状体细胞的发育分为1)藻丝、2)孢子囊枝、3)壳孢子囊形成、4)壳孢子囊成熟四个发育时期实施调控,所述藻丝发育时期15~23℃配以14~18小时长光照6~26周,孢子囊枝发育时期21~28℃配以12~8小时短光照3~10周;壳孢子囊发育及成熟时期可以采用先相对升温再降温或直接降温的方式配以12~8小时短光照1~10周,通过调控将成熟时期和采苗上网季节吻合一致;所述孢子囊成熟时期最后阶段,增加整晚冲水步骤2~10天,以加快并促进细胞大量放散出可以正常附着萌发的壳孢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紫菜无贝壳丝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菜种类为坛紫菜和条斑紫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修绠于义德张京浦彭光邹立红陈兰涛汤晓荣李大鹏王广策秦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