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竹原隆专利>正文

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30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电解的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中不使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漏出且还能够控制所需气体的释放量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具备:电池;控制基板,控制来自该电池的电力供给;一对正负电极,通过该控制基板对来自电池的电力进行通电或断电;可储水的电解槽,该一对正负电极插入到其内部;透过装置,能够仅使该电解槽内部的预定气体透过;以及喷嘴,能够供给从该透过装置释放的气体。所述透过装置以该电解槽侧为上游依次具有第一透过膜和第二透过膜,所述第一透过膜遮蔽所述电解槽的开口,仅使预定气体透过,所述第二透过膜与该第一透过膜隔开预定距离配设,仅使从第一透过膜透过的气体透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其能够使用电解方式仅供给所需量的氢气等气体,并且,可以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从电解槽的漏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急性肺部疾病等各种动物疾病实验、以及在代谢综合症和糖尿病等中的人类临床实验中显示出氢的有效性,并且,正在积极地进行着医疗应用中的各种研究。特别是,在身体内容易产生活性氧的运动时、饮食时、吸烟时、紫外线/污染环境下的滞留时,睡眠不足、长时间劳动等的受到高压力时等的各种状态下,为了防止衰老、促进美容/健康,推荐将氢摄入到身体内。在此,作为以往的氢产生方法,有水的电解方法,终究是氢水的生成方法,在电解槽上载置有电解板,该电解板具有离子交换膜、分别密合在离子交换膜的两面的一对电极板、以及使一对电极板分别密合在离子交换膜的两面的固定部,通过向电解槽内放入水,并对该电解板进行通电,从一对电极板产生氢气或氧气,并且,经由设置在电解槽上部的气体排出孔处的仅使气体透过的透过膜来供给氢气和/或氧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该电解式氢产生方法且使用者随身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其具备:电池;控制基板,控制来自该电池的电力供给;一对正负电极,通过该控制基板使来自电池的电力通电或断电;可储水的电解槽,该一对正负电极插入到其内部;透过装置,能够仅使该电解槽内部的预定气体透过;以及喷嘴,能够供给从该透过装置释放的气体,其中,/n所述透过装置以该电解槽侧为上游依次具有第一透过膜和第二透过膜,所述第一透过膜遮蔽所述电解槽的开口,仅使预定气体透过,所述第二透过膜与该第一透过膜隔开预定距离配设,仅使从第一透过膜透过的气体透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9 JP 2018-0015311.一种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其具备:电池;控制基板,控制来自该电池的电力供给;一对正负电极,通过该控制基板使来自电池的电力通电或断电;可储水的电解槽,该一对正负电极插入到其内部;透过装置,能够仅使该电解槽内部的预定气体透过;以及喷嘴,能够供给从该透过装置释放的气体,其中,
所述透过装置以该电解槽侧为上游依次具有第一透过膜和第二透过膜,所述第一透过膜遮蔽所述电解槽的开口,仅使预定气体透过,所述第二透过膜与该第一透过膜隔开预定距离配设,仅使从第一透过膜透过的气体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透过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氟树脂多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气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透过装置安装在所述电解槽的上部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原隆
申请(专利权)人:竹原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