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有法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30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煤矿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其中一个支撑板中插接有插接杆,另一个所述支撑板铰接有转动底座,所述插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通过加入转动杆、固定杆和钢丝绳等结构,可以实现支撑板与插接杆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对整个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加入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等结构,可以为整个装置的调节提供动力,避免付出大量的人工劳力,通过加入弧形滑轨、滑动杆和调控杆等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整个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机械
,具体为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煤炭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蒸汽火车、蒸汽船等开始成为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炼钢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城市的照明、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气。英国在18世纪末专利技术了许多地下采煤的科技,从此采煤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开采的时代。挖煤的机器约在1880年代左右专利技术;在那之前,采矿需要以人工用铲子或十字镐挖掘。到了1912年,蒸汽挖土机科技方面的进步使得露天开采变得可能。煤矿在矿井中运输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传送带运输,在此过程中,因为煤矿巷道内并不是完全水平的,所以,有时需要对运输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为了解决这一调节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其中一个支撑板中插接有插接杆,另一个所述支撑板铰接有转动底座,所述插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两个所述滚筒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安装板后与滚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侧壁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弧形滑轨内设置有受压弹簧,所述受压弹簧的一端与弧形滑轨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受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第二带轮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控杆,所述调控杆固定连接有调控踏板,所述调控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电机、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优选的,所述插接有插接杆的支撑板中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顶壁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下侧与插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定位杆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两块与第二齿轮对应的齿牙。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宽度为第一齿轮宽度的三倍。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的长度不少于两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加入转动杆、固定杆和钢丝绳等结构,可以实现支撑板与插接杆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对整个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2、通过加入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等结构,可以为整个装置的调节提供动力,避免付出大量的人工劳力。3、通过加入弧形滑轨、滑动杆和调控杆等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整个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拆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板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安装板-1、支撑板-2、插接杆-3、插接槽-31、支撑弹簧-32、转动底座-4、滚轮-5、滚筒-6、输送带-7、电机-8、第一带轮-9、同步带-10、第二带轮-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转动杆-14、固定杆-15、钢丝绳-16、弧形滑轨-17、受压弹簧-18、滑动杆-19、调控杆-20、调控踏板-21、限位杆-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其中一个支撑板2中插接有插接杆3,另一个支撑板2铰接有转动底座4,插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5,两个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6,两个滚筒6之间通过输送带7连接,安装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安装板1后与滚筒6的侧壁固定连接,电机8的输出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9,第一带轮9通过同步带10连接有第二带轮11,第二带轮11的侧壁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啮合有第二齿轮13,该结构可以为整个装置的调节提供动力,避免付出大量的人工劳力。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与两个支撑板2转动连接,两个插接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上固定连接钢丝绳16的一端,钢丝绳16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转动杆14上,该结构可以实现支撑板2与插接杆3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对整个装置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支撑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17,弧形滑轨1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9,弧形滑轨17内设置有受压弹簧18,受压弹簧18的一端与弧形滑轨17的内侧壁连接,受压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9,滑动杆19的一端与第二带轮11转动连接,滑动杆1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控杆20,调控杆20固定连接有调控踏板21,调控杆2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电机8、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其中一个支撑板(2)中插接有插接杆(3),另一个所述支撑板(2)铰接有转动底座(4),所述插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5),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6),两个所述滚筒(6)之间通过输送带(7)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安装板(1)后与滚筒(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9),所述第一带轮(9)通过同步带(10)连接有第二带轮(11),所述第二带轮(11)的侧壁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啮合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与两个支撑板(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上固定连接钢丝绳(16)的一端,所述钢丝绳(16)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转动杆(14)上,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17),所述弧形滑轨(1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9),所述弧形滑轨(17)内设置有受压弹簧(18),所述受压弹簧(18)的一端与弧形滑轨(17)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受压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9),所述滑动杆(19)的一端与第二带轮(11)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控杆(20),所述调控杆(20)固定连接有调控踏板(21),所述调控杆(2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所述电机(8)、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平度调节功能的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其中一个支撑板(2)中插接有插接杆(3),另一个所述支撑板(2)铰接有转动底座(4),所述插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5),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6),两个所述滚筒(6)之间通过输送带(7)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安装板(1)后与滚筒(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9),所述第一带轮(9)通过同步带(10)连接有第二带轮(11),所述第二带轮(11)的侧壁与第一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啮合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与两个支撑板(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上固定连接钢丝绳(16)的一端,所述钢丝绳(16)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转动杆(14)上,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17),所述弧形滑轨(17)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9),所述弧形滑轨(17)内设置有受压弹簧(18),所述受压弹簧(18)的一端与弧形滑轨(17)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受压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有法马赟黄奎
申请(专利权)人:安有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