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体Fc区为骨架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28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提供了一种以抗体Fc区为骨架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多肽链,其中所述第一多肽链包括第一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一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二多肽链包括第二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二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一多肽链和/或第二多肽链还包括与各自抗体Fc区融合的细胞因子。还提供了该融合蛋白二聚体在制备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所述Fc融合蛋白异源二聚体,不仅提升了单域抗体的活性,而且明显改善了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并利用抗体的靶向特异性,有效增强了细胞因子的靶向运输,减弱了细胞毒性,从而具有更佳的抗肿瘤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以抗体Fc区为骨架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融合蛋白,尤其是基于抗体Fc区的融合蛋白二聚体。
技术介绍
免疫系统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套防卫系统,能够抵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和消除肿瘤。抗体分子在免疫系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识别肿瘤抗原、激活免疫应答等。同时,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因子,能够同时调控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癌症免疫治疗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1-3]。这一类调节因子几乎参与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在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方面行使着强大的功能。干扰素和IL-2最先被选择作为细胞因子应用到免疫治疗中。其中IFN-α被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比如黑色素瘤、肾癌、滤泡性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IL-2在1998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肾癌等。其他细胞因子,比如IL-7,IL-10,IL-12,IL-15和IL-21等,也正处于临床测试阶段[4]。因此,细胞因子用于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5,6]。但是,基于细胞因子的免疫治疗在临床使用上却受到严重阻碍,主要受制于严重的副作用和表现欠佳的药代动力学性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抗体Fc区为骨架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多肽链,其中所述第一多肽链包括第一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一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二多肽链包括第二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二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一多肽链和/或第二多肽链还包括与各自抗体Fc区融合的细胞因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6 CN 2017114315424一种以抗体Fc区为骨架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多肽链,其中所述第一多肽链包括第一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一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二多肽链包括第二抗体Fc区和与所述第二抗体Fc区融合的一个或多个单域抗体;所述第一多肽链和/或第二多肽链还包括与各自抗体Fc区融合的细胞因子。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单域抗体为抗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单域抗体。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单域抗体为抗PD-1单域抗体或抗PD-L1单域抗体。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细胞因子选自IL-2、IL-12、GM-CSF、IL-2突变体以及它们的组合。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IL-12的两个亚基P35和P40通过接头序列连接形成IL-12单链蛋白而存在于所述第一多肽链和/或第二多肽链中。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第一抗体Fc区和所述第二抗体Fc区不同,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非对称互补结构。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第一抗体Fc区具有突变位点组合T366W/S354C,所述第二抗体Fc区具有突变位点组合T366S/L368A/Y407V/Y349C。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第一多肽链和/或第二多肽链包括两个串联排列的所述抗PD-1单域抗体或抗PD-L1单域抗体。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第一多肽链中含有的细胞因子为IL-12,第二多肽链中含有的细胞因子为IL-2或IL-2突变体或者第一多肽链中含有的细胞因子为IL-12,第二多肽链中缺失细胞因子。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抗PD-1单域抗体具有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7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抗PD-L1单域抗体具有如SEQ ID NOs:72-7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所述IL-12单链蛋白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二聚体,其中:
所述第一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第二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22、24或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第一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2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第二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第一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第二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第一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3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第二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s:34、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
所述第一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道宋立新张望张亚峰汪东亮柳振宇章方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