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路涛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279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括有提升机主体,所述提升机主体分别通过底座与机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设置有机架与储料仓,所述底座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机、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电机连接主动链轮,所述机架顶部向外延伸有横梁,所述横梁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外部均套设有链条,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分别连接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所述链条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所述横梁外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的斗式提升机体型较大且占地面积较大容易浪费成本以及不便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提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
技术介绍
目前,斗式提升机主要用于垂直提升块粒、粉状物料,一般为通过装在输送链上的料斗进行提升输送,斗式提升机适用于低处往高处提升,供应物料通过震动台投入料斗后机器自动连续运转向上运送,现有的提升机料斗一般达到食品级,从而使提升机应用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但现有的提升机料斗一般体积较大且需要跟机械搭配使用从而占地面积较大容易导致不便于搬运移动以及成本较高,现有的提升机在震动进料输送过程中容易漏料与洒料造成成本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结合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斗式提升机体型较大且占地面积较大容易浪费成本以及不便移动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括有提升机主体,所述提升机主体分别通过底座与机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设置有机架与储料仓,所述底座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机、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电机连接主动链轮,所述机架顶部向外延伸有横梁,所述横梁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外部均套设有链条,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分别连接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所述链条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所述横梁外部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所述料斗的长度尺寸为240mm-250mm,所述料斗的容量为0.5L-1L。进一步,所述底座底部均匀分布有支撑脚架。进一步,所述储料仓底部设置有震动台,所述震动台通过减震支柱连接底座,所述储料仓外部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与链条顶部位置相对应。进一步,所述储料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排料口,且储料仓内部成漏斗型结构。进一步,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链连接主动链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通过震动台对储料仓进行震动进料至链条,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链轮,且主动链轮带动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且通过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带动链条传输料斗上进行提升运输达到进料出料稳定的作用,稳定传动防止洒漏料,有效的通过提升机主体分别由底座与机架相互连接构成且底座与机架内部部件较少,从而便于拆卸与安装,且通过料斗尺寸较小且容量多,从而达到适用性强,从而便于移动以及安装拆卸,有效的达到占地面积较少从而节省生产成本,确保进料出料稳定不会造成洒漏达到节省成本,有效的提高进料给料速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链条与料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中的标注所示:提升机主体1、底座2、机架3、储料仓4、横梁5、链条6、料斗7、震动台8、电机21、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支撑脚架24、排料口41、进料口42、第二从动链轮51、出料口52、减震支柱81、传动链99。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2,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包括有提升机主体1,提升机主体1分别通过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底座2顶部分别设置有机架3与储料仓4,底座2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机21、主动链轮22与第一从动链轮23,电机21连接主动链轮22,机架3顶部向外延伸有横梁5,横梁5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51,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外部均套设有链条6,主动链轮22通过链条6分别连接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链条6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7,横梁5外部设置有出料口52;如上所述,提升机主体1分别通过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且底座2内部设置有电机21、主动链轮22与第一从动链轮23从而达到结构简单的作用,有效的通过提升机主体1分别由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且底座2与机架3内部部件较少,从而便于拆卸与安装,且通过料斗7尺寸较小且容量多,从而达到适用性强,从而便于移动以及安装拆卸,有效的达到占地面积较少从而节省生产成本,确保进料出料稳定不会造成洒漏达到节省成本,有效的提高进料给料速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参考图1至图2,实施例一:电机21带动传动链99,通过传动链99带动主动链轮22,通过主动链轮22带动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有效的通过链条6转动达到传输物料的作用,通过链条6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7,链条6延伸至横梁5内部,从而达到提升输送物料的作用。料斗7的长度尺寸为240mm-250mm,料斗7的容量为0.5L-1L;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料斗7的长度尺寸为240mm至250mm,从而达到体积小便于安装无需指定机械搭配使用适用性强的作用,料斗7的容量为0.5L至1L从而达到稳定提升物料量的作用。底座2底部均匀分布有支撑脚架24;如上所述,哟徐爱到哦通过支撑脚架24对底座2提供支撑稳定性。储料仓4底部设置有震动台8,震动台8通过减震支柱81连接底座2,储料仓4外部设置有排料口41,排料口41与链条6顶部位置相对应;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震动台8带动储料仓4进行震动进料,有效的通过减震支柱81保持震动台8与底座2的稳定连接,有效的通过排料口41排出物料至链条22上。储料仓4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2,进料口42连接排料口41,且储料仓4内部成漏斗型结构;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储料仓4顶部设置有的进料口42导入原料,从而通过储料仓4成漏斗型结构稳定进料至储料仓4内,通过排料口41排出原料至链条6上。电机21通过传动链99连接主动链轮22;如上所述,有效的通过电机21带动传动链99,从而通过传动链99带动主动链轮22达到主动传动的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7尺寸适用范围较广且部件较少的提升机主体1,在保证输送量稳定的情况下达到组装拆卸便捷以及占地面积较少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通过震动台8对储料仓4进行震动进料至链条6,通过电机21带动主动链轮22,且主动链轮22带动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且通过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带动链条6传输料斗7上进行提升运输达到进料出料稳定的作用,稳定传动防止洒漏料,有效的通过提升机主体1分别由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且底座2与机架3内部部件较少,从而便于拆卸与安装,且通过料斗7尺寸较小且容量多,从而达到适用性强,从而便于移动以及安装拆卸,有效的达到占地面积较少从而节省生产成本,确保进料出料稳定不会造成洒漏达到节省成本,有效的提高进料给料速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包括有提升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主体(1)分别通过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底座(2)顶部分别设置有机架(3)与储料仓(4),所述底座(2)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机(21)、主动链轮(22)与第一从动链轮(23),所述电机(21)连接主动链轮(22),所述机架(3)顶部向外延伸有横梁(5),所述横梁(5)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51),所述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外部均套设有链条(6),所述主动链轮(22)通过链条(6)分别连接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所述链条(6)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7),所述横梁(5)外部设置有出料口(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包括有提升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主体(1)分别通过底座(2)与机架(3)相互连接构成,所述底座(2)顶部分别设置有机架(3)与储料仓(4),所述底座(2)内部分别设置有电机(21)、主动链轮(22)与第一从动链轮(23),所述电机(21)连接主动链轮(22),所述机架(3)顶部向外延伸有横梁(5),所述横梁(5)内部设置有第二从动链轮(51),所述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外部均套设有链条(6),所述主动链轮(22)通过链条(6)分别连接第一从动链轮(23)与第二从动链轮(51),所述链条(6)内部均匀分布有料斗(7),所述横梁(5)外部设置有出料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的Z型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7)的长度尺寸为240mm-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路涛
申请(专利权)人:彭路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