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26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弧形托杆和若干轴承,弧形托杆开口方向朝上地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弧形托杆上间隔装套固定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对重型管道进行支撑,方便管道向前滑行,通过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实现重型管道的向前运输,能够解决在复杂地形推车无法使用时重型管道的运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型管道运输装置
本技术管道运输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区,机械吊车等设备无法进入场地,大型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难度相比于一般场地大大增加。在山地地区,为保证现场植被不受破坏,临时道路通常相对狭窄,且硬化程度不高,或者在未经过硬化处理的软土上,推车均无法使用,给重型管道的运输带来极大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能够解决在复杂地形推车无法使用时重型管道的运输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弧形托杆和若干轴承,所述弧形托杆开口方向朝上地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弧形托杆上间隔装套固定有轴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杆、四根下横杆和两根上横杆,所述四根立杆通过四根下横杆连接固定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两根上横杆对称设置于下横杆的上方并与立杆连接。所述弧形托杆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杆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四根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上端与上横杆的中部固定、下端与立杆和下横杆的连接处固定,所述四根斜撑杆两两组合呈倒V型。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有增加支撑面积的垫板。所述轴承的转环外侧包覆有橡胶套。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通过轴承对重型管道进行支撑,方便管道向前滑行,通过多个本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实现重型管道的向前运输,能够解决在复杂地形推车无法使用时重型管道的运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轴承外包覆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弧形托杆2和三个轴承3。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杆1、四根下横杆4、两根上横杆5和四根斜撑杆6。四根立杆1通过四根下横杆4焊接固定形成矩形框架结构,两根上横杆5对称设置于下横杆4的上方并与立杆1焊接。斜撑杆6上端与上横杆5的中部焊接固定,下端与立杆1和下横杆4的连接处焊接固定,四根斜撑杆6两两组合呈倒V型。弧形托杆2呈圆弧状,与需要运输的管道径向尺寸相匹配,弧形托杆2开口方向朝上地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杆5中部焊接固定。弧形托杆2上间隔装套固定有三个轴承3,轴承3的转环外侧粘贴包覆有橡胶套7,能够避免管道在运输过程中被刮伤破坏。该运输装置在软土地区使用时,可在立杆1的底部加装木质垫板增加支撑面积,防止装置因管道质量过重而下陷至土壤中。该运输装置在使用中,需用3个以上装置排列配合使用,相邻两个装置间的间距宜控制在4~6m,且每个管道运输时支撑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实际施工时:假设管道长度为12m,使用N1、N2、N3、N4间距6m排列,将管道放置在N1、N2、N3装置上;推动管道端部至N4装置,此时N1闲置,再将N1移动到距离N4前方6m处,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将管道运输至指定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弧形托杆(2)和若干轴承(3),所述弧形托杆(2)开口方向朝上地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弧形托杆(2)上间隔装套固定有轴承(3),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杆(1)、四根下横杆(4)和两根上横杆(5),所述四根立杆(1)通过四根下横杆(4)连接固定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两根上横杆(5)对称设置于下横杆(4)的上方并与立杆(1)连接,所述弧形托杆(2)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杆(5)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弧形托杆(2)和若干轴承(3),所述弧形托杆(2)开口方向朝上地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弧形托杆(2)上间隔装套固定有轴承(3),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杆(1)、四根下横杆(4)和两根上横杆(5),所述四根立杆(1)通过四根下横杆(4)连接固定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两根上横杆(5)对称设置于下横杆(4)的上方并与立杆(1)连接,所述弧形托杆(2)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杆(5)连接固定。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周其胜崔玉华吴长端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